龙应台生活笔记4则

生活笔记4则

龙应台

1.

给少年I——看书

6月20日

一个十五岁的读者来信问:“你怎么看书?看什么书?每天看还是偶尔看?为一个作业而看还是为好玩看?看书时听不听音乐?吃不吃零食?做不做笔记?看书时猫会不会来闹你?”……

十五岁的人,如果养成了享受读书、无时无刻不读书的习惯,长大了多半不会庸俗。

包里揣本书,一天中所有无聊“等候”的时间都“栩栩如生”了:等约会、等捷运、等航班、等上课、等上厕所、等商店开门……

是的,我每天看书。

为“作业”看书,也为“好玩”看书。

不,看书时我不听音乐。不吃零食。会喝咖啡。

猫咪?在计算机上看“书”时,他会故意过来把肚子趴在键盘上,不走,很流氓。但是看纸做的书本时,他就在书堆里打盹。

奥地利精神分析专家VictorFrankl和王鼎钧的这两本书都好得不得了。可以先看《怒目少年》。在欧洲是纳粹,在亚洲是日军,两个相隔万里的作者竟然写出相似惊人的场景和感受。读了就明白,把人揉成什么形状的,其实不是国族,不是文化,是“战争”。谁说十五岁的人不能理解战争?王鼎钧十五岁的时候已经走在乱世江湖里磨他智慧的剑。

2.

心在水中央

6月21日

这是真的吗?

今晨五点去华山看荷,无限贪心地一朵一朵看,一叶一叶看,一茎一茎看,连水光中的荷影荡漾也一纹一纹看……

回家后看照片,吃了一惊,出水荷叶的中心竟然是一颗心,不是圆,是心——这浪漫太超过了吧?

只是摄影的效果而已还是真的——每一片开向天空的荷叶都掬着一颗浪漫到不行的心?

明晨再赴荷塘,非亲眼证实不可……

3.

掬心

6月22日

今日再赴荷塘。

核实结果:每一片开向天空的荷叶,都掬着一颗浪漫到不行的心。

4.

《给少年》II——懂

6月26日

沈从文自传可以比美马克吐温的HuckleberryFinn,只不过主角是作者真实的自己,而且更深沈辛辣。

不受羁绊的野孩子,生活是他的教室,残酷是他的课本——他学会算数字,从掐指头数满地滚落的血人头开始。

当你八岁就开始看懂“人”的这一课,后来的人生,大概就没有什么看不懂的了。

少年,读这本书,或许对大人所急于灌输给他的善恶、是非,尤其是当下最被众人同侪拥抱的“正确”,懂得了存疑。

沈从文:

“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我在那地方约一年零四个月,大致眼看杀过七百人。一些人在什么情形下被拷打,在什么状态下头被砍下,我皆懂透了...使我对于城市中人在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作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

针对文章内容的交流及提问,可发邮件至

askmeanything

.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zz/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