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pf.39.net/bdfyy/xwdt/作者按:年2月4日-16日,我们哈工大的8人计划游览以色列和约旦,但是由于疫情,最后成行的只有俩人。这是一次文化之旅,一次地理之旅,也是一次《圣经》之旅,更是一次探寻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之旅。我把旅行的见闻尽可能地详尽记录还原出来,以飨读者。全文有许多章节,每次一章,直至刊登完毕。
第一章巴黎——特拉维夫
年的2月初,我们哈工大的8位同学商量好去以色列和约旦旅游。但是,这精心策划的行程却由于疫情而大大改变了。当时由于中国的疫情严重,8人中在中国的6人无法出来,只剩下我和柳L这两个住在加拿大的还勉强可以成行。
当时我们都在犹豫,去,还是不去。柳L很坚决,去。我当然坚决支持。他住在温哥华,我住在蒙特利尔,我们约好在巴黎会面,然后出发去特拉维夫。后面的行程早已设计好,就不改变了。
柳L在上大学时和我上下铺,他下铺我上铺,近在咫尺。现在他温哥华我蒙特利尔,堪比天涯。三个小时的时差,5个小时的飞行距离,这和上大学时的距离比起来实在是太大了。在大学里,柳L每天从下铺冒出来,给出一个又一个令全宿舍另外9个真理追求者抓狂的命题。我不能肯定别人如何,反正因为和从不生气的柳L辩论,后来我面对任何对手都觉得不在话下。而且,养成了自己绝不生气,让对方去生气的伟大气度。被我气吐血的不在少数,柳L功不可没。
想起巴顿的名言“Youdon’twinawarbydyingforyourcountry.Youdoit,bymakingtheSOBontheothersidedieforhiscountry.”(你不可能靠为国捐躯而赢得战争,你想赢,就得让你对面的那个狗娘养的为他的国家捐躯。)所以,如果你想辩论受益,就不要生气,不得已就让对方去生气。后来我明白了源于古希腊的对话原则,更加明白如何讨论问题。
哈工大的几年本科,实在是让我受益匪浅。而我们班级宿舍一定是全校最有意思的,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如此认为。白天教室学理工,傍晚宿舍谈人文。而理工和人文的互相影响自然不可或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后还会有激情一起旅游,一起欣赏美景,一起凭吊废墟。
宿舍辩论的波澜壮阔和气急败坏直接和柳L有关。为此,我还曾经给柳L写了一幅对联:
出山海,别太行,浮沉昨日,求学他乡铺上下;渡香江,走北美,纵横今朝,浪迹天下岸东西。我总觉得这对联把历史和现状以及友谊都写了进去。现在,我们居然一起向以色列进军。
对我来说,去以色列和约旦也是希望进一步了解地中海文明,尤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现代文明的基因是那时由她们形成的。在中国,有的大学里甚至有一个系叫做“两希文明”,也就是希腊和希伯来。这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只不过是通过基督教被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从遥远东方的距离和角度看起来它们似乎在同一个位置和方向。我已经去过希腊许多次,包括古希腊时代的爱奥尼亚地区(今天在土耳其境内),甚至黑海北岸(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而以色列,却从未涉足,所以这次旅行是很有意义的。
巴黎本来不是旅游路线中,但却是必经之地,好在我在巴黎有落脚点,我们去了直接入驻,连宾馆都省去了。我早到一个星期,料理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柳L2月2日抵达。休整了一天,顺便走马观花去了几个最著名的景点(图1,图2),就早早休息,整装待发了。
图1艾弗尔铁塔和塞纳河
图2冬日的凯旋门
年2月4日23:25的飞机,我们从巴黎CDG(戴高乐机场)直飞以色列特拉维夫TLV。抵达TLV的时间是2月5日早晨4点多。
特拉维夫机场很干净和现代,唯有那抵达大厅里的几根柱子让人想起久远的地中海文明。(图3,图4)
图3特拉维夫机场大厅走廊
图4特拉维夫机场抵达大厅
我们最初在网上订了一辆8人的小巴,但是由于现在只有两人了,我们就试着换成一辆小车。图中这就是这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品牌的小车,是西班牙产的。还很好看。
图5租用的轿车
特拉维夫的市中心距离机场有几十公里,租车花了一些时间,但是开车很快就到了。那是我们在网上预订的AirBnB的一个住处。就在地中海边上,窗口看出去就是地中海。
Hilton酒店就在街对过,照片(图6)中右侧的白色建筑就是。我们住处的宽敞程度显然比酒店强多了。
图6驻地窗外景色
特拉维夫的停车是一个问题,到处都停满了车,我都不知道这车是怎么停进去的。想起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过红海的传说,那是《圣经》上的,我加拿大的犹太朋友把这说得和真的一样:“摩西面对红海指着对岸,念念有词,上帝就听见了,于是红海就隔成两边,中间是一条大道。就这样,以色列人渡过了红海。后面法老的追兵赶到时,红海又合为一体,追兵眼睁睁看着以色列人跑了。”
我估计今天的犹太人也有办法把街头的车挤出和自己的车一样宽的空隙然后停进去?当你看了这几张照片后,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停进去的。今天的特拉维夫街头,如果想停车,估计男司机要借助摩西过红海的奇迹,女司机也许就只好哭晕在车里。(图7,图8)
图7特拉维夫街头的神奇泊车
图8特拉维夫街头的神奇泊车
显然,我是不相信这些《圣经》故事的。但是我对基督教有好感,原因不是由于《圣经》,而是由于奥古斯丁引进的柏拉图和阿奎那引进的亚里士多德。如果没有这些古希腊的理性,那么基督教不可能有后来这些伟大的成就,也不会是今天这个优雅的样子。雅典和耶路撒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我来说,是耶路撒冷摧毁了雅典,而雅典拯救了耶路撒冷。正是雅典的伟大,才有基督教的今天,才有现代文明。正因为如此,我曾经参加合唱团唱巴赫的基督教内容的合唱曲,那优美的旋律和和声,诠释着基督教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理由,一如人类的历程,也驱动着我一再造访地中海文明遗址。
毋庸讳言,我到以色列来,是为了在《圣经》的故乡寻找古希腊文明的泽被。当然还有古罗马。
图9通过AirBnB订的驻地,HaTarkonSt.
到了驻地,放下行李,停好车后就前往OldJaffa。这是一个古迹,也是我们在特拉维夫唯一的主要景点。反正我们的宗旨就是看古迹,看看以色列这个古老的国家到底有什么底蕴。现代的东西,我觉得没有必要在以色列专门看,就比如你到古董店里去看今天的报纸就没有意思了。
沿着古迹走的另一个好处是,你永远可以看到最美好的自然景色。原因很简单,古代人们总是在最好的地方安家落户。当然,也有安家后把好地方折腾成不毛之地的例子。美索不达米亚也许是其中之一,但是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依旧流淌不息。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事情不能全怪苏美尔等人。希望有一天也拜访那里。
OldJaffa古迹距离我们的住处只有5km,(图10)开车一会儿就到了,但是停车却费了不少周折。模仿摩西也无济于事,最后付款才解决了问题。估计后世的犹太人也悟出了这个道理,多去挣钱发财去了。
图10驻地到OldJaffa的驱车线路
图11OldJaffa的古迹地图
图12古迹边的地中海
在OldJaffa里还有一个基督教教堂(图13)。基督教教堂在以色列不少,多是古迹,而不是平时使用的。毕竟,那是犹太人的国度,还有不少穆斯林,而基督徒就是极少数了。只是,旅游的人大部分是基督教背景的,他们来以色列很大一部分理由是寻找他们信仰的源头。
图13OldJaffa里的St.Peters教堂
这是所谓的WishingBridge(许愿桥)图14,图15,据说许愿都能成真。尽管不可信,好像我们当时都许愿了,至于许的是什么,我现在已经忘记了。看来我没有把这当回事,怎么可以把许的愿忘记了呢?
图14许愿桥上,背景是St.Peters教堂
图15许愿桥上,背景是St.Peters教堂
这两张照片(图16,图17)背后是特拉维夫市中心的景色。我们的驻地也在那边。近距离在以色列一侧欣赏地中海,还是第一次。
图16OldJaffa,背景是特拉维夫市中心
图17OldJaffa,背景是特拉维夫市中心
这是我们驻地门口公园的地中海(图18,图19),景色很不错。看到几对情侣在休闲缠绵,觉得这确实是搞对象的好地方。有人说,杭州的对象99%是在西湖边搞成的,此话很可能不假。如果有人告我,以色列的对象99%都是在地中海边上搞成的,我肯定信。毕竟这是一个蕞尔小国,最远的角落距离地中海也没有多远。这样一个小国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令人刮目相看。
我也有点怀疑别人是否会把柳L和我当作是一对基友,毕竟,在西方这样的两个男人并肩行走一同出游肯定会被认为是基友的。再加上我们俩身材都相当不错,完全符合基友的标准。这也没啥,好在西方是不会因为你个人的事情来非议你。如果在伊斯兰国家,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严重。甚至招来敌意,都完全可能。
图18驻地旁边面向地中海的公园
图19驻地旁边面向地中海的公园
入夜时分,从住处的窗口看出去,地中海被落日的余辉染成了和白天完全不同的色彩,和岸边的人造的灯光交相辉映,更多了一层神秘感,令人遐想。这个角度,海的那一边应该正好是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亚历山大城的方向(图20,图21,图22)。绝对是应该去拜访的地方。亚历山大大帝就是经过这里去的那里,一路上跌宕起伏可歌可泣,而那里却仅仅是他的伟大远征的一个驿站而已。看着这里想着那里,大有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贪婪,但是很令人振奋,而且没有吃肉砸锅的嫌疑。不过,一对比亚历山大大帝的伟业,就令人沮丧。
图20驻地窗外夜景,地中海和公园
图21驻地窗外夜景,地中海和公园
图22远处的亚历山大城
以色列是一个神秘的国度,约旦也同样神秘。这次旅行的序幕刚刚落下,正剧马上就要开始。这是很长的一天,从昨天的半夜到现在入夜,几乎没有入睡。现在伴随我们进入梦乡的将是这静谧的地中海和这宽敞的公寓。为八个人准备的公寓,现在就两个人住。这绝对让我们进入了两难境地:不多睡会儿显然对不起这公寓,而多睡会儿就对不起这旅程了。
昨天,耐人寻味;明天,令人期待。
图23驻地室内
图24驻地室内
图25驻地室内
图26驻地室内
——未完待续,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