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导读
《苏菲的世界》是我十二年前啃完的第一本英文原版哲学读物,而十二年后我又将把这本书教授给一帮中学生,并录制成完整的课程。课程目标是:1)把日常生活体会注入这本多页的哲学史,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把西方哲学史连绵2年梳理清楚;2)从第一位西方哲学家泰勒斯出发,截止于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保罗·萨特,既切中现实,又自作主张。微缩版文字公开放送如下,可以管窥这门视频课程的概要。对课程有意向请留言,并参考课程安排:《苏菲的世界》哲学史:思辨精读十二周
SophisWorld《苏菲的世界》(页;蓝思分级:L)《苏菲的世界》是讲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佛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目录······1.伊甸园-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2.魔术师的礼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3.神话-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4.自然派哲学家-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来自空无5.德谟克利特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6.命运-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7.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8.雅典-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9.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10.少校的小木屋-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11.亚里斯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12.希腊文化-一丝火花13.明信片-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14.两种文化-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15.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16.文艺复兴-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呐17.巴洛克时期-宛如梦中的事物18.笛卡尔-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19.史宾诺莎-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20.洛克-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21.休姆-将它付之一炬22.伯克莱-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23.柏客来-曾祖母向一名吉普赛妇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24.启蒙-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25.康德-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26.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向内心27.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28.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29.马克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30.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31.弗洛伊德-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32.我们这个时代-人注定是要受自由之苦的33.花园盛会-一只白色的乌鸦34.对位法-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35.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尘哲学与科学到底是什么关系?西塞罗(Cicro)说,哲学是科学真正的母亲(Philosophyisthtrumothrofscinc.);威尔·杜兰特(WillDurant)补充道,一切科学起源于哲学,终结于艺术(Evryscincbginsasphilosophyandndsasart.)。科学与哲学是否应该分家,多大程度分家,一直是个学术辩题。但历史地看,自然科学(naturalscinc)的确诞生于自然哲学(naturalphilosophy)的母体,经历几次科学革命,逐渐与哲学母体分离。然而,教科书上教的自然科学鲜有呈现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甚至自然科学史都可以一笔带过。没有温度的知识加上题海战术,消磨了不少学生对基础科学的热情,剥夺了他们对科学的宏观把握,错过了哲学在方法论上注入给科学的自反性(rflxivity)与多元的视角,于是科学的训练变得盲目,科学的交流显得苍白。当代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lDanntt)甚至断言,没有不含哲学的科学(philosophy-frscinc),只有未经审视其哲学假设(philosophicalassumptions)的科学研究(Thrisnosuchthingasphilosophy-frscinc,justscincthathasbnconductdwithoutanyconsidrationofitsundrlyingphilosophicalassumptions.)。对于广大学员,除了按部就班地学习数理化,还需能起到连接各个学科间桥梁作用的哲学训练。因为各个科学分支的底层,都有着共同的哲学假设——无假设,无学科。因此,向老师春季带领学生精读英文原版的哲学史,提升思维的水位。开篇思考:哲学是否有用?牛顿有一本书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我们一般认为牛顿是一名科学家,而书名中用“自然哲学”而不是“科学”。其实在牛顿所处的年代,科学还没有脱离自然哲学的母体,科学就是自然哲学。哲学是否有用呢?如果将“有用”定义为产能(production),那么只有当科学(哲学)结合了技术(tchnology),才会有用,比如第一次科技革命。可自然哲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答案。第四章自然哲学家们苏菲收到一份信,连邮戳都没有,妈妈觉得会不会是情书(苏菲的妈妈在小说中充当了一个foil的功能)?面对母亲的疑问,苏菲宁愿承认自己收到的是情书,也不愿告诉妈妈自己正在跟一个陌生人在学哲学。因为对苏菲而言,哲学是一门非常亲密、切己的学问(intimathumanKnowldg)。打开信封,苏菲发现了三个新问题——世界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basicsubstanc)构成?水能够变成酒吗?如何用泥土和水制造出一只活青蛙?这三个问题在苏菲的脑海中嗡嗡作响(kptbuzzingaroundhrhad),世间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basicsubstanc/arch)组成?如果这样一种基本物质的确存在,那它要如何变成一头大象或一束花朵呢?水能变成酒吗?苏菲听过《圣经》中耶稣将水变成红酒的故事,但她并未按照字面意思解读这个故事(takitlitrally),而是当它当作一个奇迹。解读经文有两种方式,一种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经文(bylitralmaning),认为经文记载的事情都真实发生过,甚至走向原教旨主义(fundamntalism);另外一种则是做象征性解读(bymtaphoricalmaning),认为经文只是借故事隐喻宗教旨意,要从字里行间理解经文(radbtwnthlins)。对于水和泥土构成青蛙的想法,苏菲倒还可以接受,按照这种说法,青蛙至少由两种物质构成。然而无论你浇多少水,卷心菜里也不会长出一只青蛙。放学回家的苏菲再次收到一份厚厚的信,信中说,这次课程将要展示不同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要去探索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家们各自的课题(projct)。哲学史正式起航!不同流派的自然哲学家
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大部分是男性,不少女哲学家要么被遗忘,要么被迫害,向老师在这里为大家找到一本书,里面列出十五位女性哲学家,尽管人们常说历史是“他”的故事(“his-story”),但今天我们要讲讲“她们”的故事(Hr-story)。在公元-年的古埃及,其中有一位叫Hypatia的女性,她非常博学,修改过大量数学文献,同时是一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人。因为她的学说与当时的基督教教义不符,最后被处以石刑(Stoning)。另一位女哲学家叫AdaLovlac,她是诗人拜伦唯一婚生的女儿(lgitimatchild),浪漫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母亲不想让Lovlac步拜伦风流不羁的后尘,就送女儿去学数学,希望她严密的逻辑能压倒浪漫式的癫狂。Lovlac是一位天才,她在12岁时构想了概念飞行器;她是计算机之父CharlsBabbag的得意门徒,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程序员;Lovlac热爱赌博,因为赌博偷偷地典当了家传的钻石,曾想利用自己的天赋设计一个能够预测赌局结果的程序,或许绝对理性让她走入另一种癫狂;弥留之际,狄更斯在她的病床边朗读了自己的小说《董贝父子》(DombyandSon)中的一章;逝于年,一百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她的贡献。我们看到女性哲学家们常常是不被公正对待的,这是人类的损失。Fiftnwomnphilosophrsyoushouldhavlarndaboutinschool
自然哲学家——从神话到“人与自然”早期希腊的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