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自陈(7):童心未泯的畅想——《大地星空故事》与童话尝试朱军“书话自陈”写到这里,进入了你的童话篇章。而童话之于世界,之于你的文学生涯,开始得如此之晚,那么又该写些什么呢?好在有古今中外神话和童话辉光的照耀,有许许多多的童话大师们引领,还有你自己的一本童话故事集垫底,于是也就毅然而往了。小时候,你没有外婆和婆婆讲故事的经历。你没有见过婆婆,在你出生的时候她些许就去世了,爷爷倒是有,可只会放牛,也不识字,虽说有那么一回爷爷把你背去汉中古城的过街楼找医生周礼学看病,那是过年元宵吃多噎住了,有些不那么光彩;至于故事之类的待遇,委实没有享受过。倒是从小得到外婆的细心照料,而且我们几姊妹都在依赖外婆外公的帮衬才得已长大,可也没有听外婆讲过什么童话故事。记得外婆曾经说过几个词汇(因为她也看书,还是小说),记下来的不多,那也是山乡的土话,而今早已随风飘散。尽管如此,但是在你的山乡,在你的水乡老街,还是有着丝丝缕缕的故事氛围。比如外婆在带领我们从山里到山下去的时候,或者从码头水乡返回南山的时候,都要翻越一座叫做钻天坡的山梁,山那样高,路那样漫长,就免不了说一些掌故,那些掌故有山神,有山鬼和水魅,有一些禁忌的语言,连同身后的影子,这就多多少少带了神性,具有后来民间故事的元素,也就是传奇吧。在水乡的河坝与老街里,也有人给你和伙伴讲述这异想天开的故事,比如夜明珠的故事,比如田螺姑娘的传奇,都令人神往。在老街的夏夜里,一些人睡着了,一些人睡不着,就端了板凳坐在老街的屋檐下,听老被人摆龙门阵,而这些龙门阵就明显地带有故事的成分,只是当时还没有想到什么神话和童话,也当然距离还远。韩太公在讲述,李谝子在讲述,唐老汉也在讲述;还有刚刚出狱的男人亮着手腕上的手表,炫耀般地讲述外面城市的趣事,比如广州,比如西安,还有北京的胡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则是带着见多识广的显摆。那会儿,老街上的大多数人除了汉中城而和南郑县城而外,尚未去过任何地方,省城和京城里的事情听起来就像天书。这个时候,郑老大(外号郑焉皮)开始说话了,他说他去过北京坐过黄包车,还到省城西安的澡堂洗过澡,还居然有美人搀扶着,一步一步地往前,浑身酥软,几乎连路也不会走了;他说如何坐飞机,说飞机上烧的全是花生油,起码是蓖麻油,那简直就是天价。当然,尽管很多年以后你和相当多的人坐了飞机,甚至成为寻常之事,但一直没有弄清楚飞机上烧的是什么油料,好像也不是花生油和蓖麻油,但老觉得郑老大是一个人才,见多而且识广,很不简单,是个人物。当时还有父亲为生产队守夜从庵棚里回来给你们讲一些惊骇的故事,什么熊瞎子舔人脸呀,什么山上下来的野物叼走娃娃呀,还有地主娃梁小娃不会打手电的笑话,让人高兴一回。在汉江桥上,你和伙伴们拎一张破篾席点在桥栏杆边,说话困乏了,就抬头看星星,悠悠地睡过去,可也没有什么童话相伴。这大概就是你早期的故事熏陶,也许还算不上。那么时日悠悠之中,你上学了,而且一天天听到一些课本内外的故事,也算是窥见民间传奇的一些门径。比如有人给讲了龙王庙的故事,就开始在睡觉的时候乱想,那些贵呀神呀的是不是真的呲牙咧嘴呢?船在汉江上行走,是不是真的有一些水怪突然冒出来呢?而在夜晚,一个人在房前屋后提了煤油灯,忽然就有一些影影绰绰的古怪影子出现,你走它走,你进它进,你退它也退,还有人说一些青面獠牙的东西会附体,让你跟着走。这些东西课堂上没有人讲,课外的根据或许是有,还有大一点的伙伴吓唬你,觉得弄不清楚,于是就感到神秘。而这时候,史家兄弟在放学后的老窑背后就讲开另外一些故事,那就是抗日时期八路军拼刺刀的故事。那或许是下午,或者是寒暑两个假期的某一天,你和伙伴们挽了竹筐去找猪草,抑或去捡柴禾,渐渐地聚在一块儿。史家老大眼睛滴溜溜转动,史家老二跟着吆喝,说要讲故事,但必须要伙伴们贡献一点什么;以此为代价,大伙想想也就同意了。于是史家老大就绘声绘色地讲开了。他讲史更新拼刺刀,肠子滑出来塞进去又拼,连杀十几个鬼子,而鬼子则凭硬本事,也就是说不开枪,或者退了子弹。这一下八路军可占便宜了,要么拼刺刀杀敌人,要么砰砰地开枪,一枪撂倒一个敌人,可真神了!说话的时候,史家老大还做着动作,好像他就是史更新。而往往在关键的时候,他就不讲了,让各自掏一些猪草来贡献,或者等一会有收获再贡献。说完,又扭扭脖子,讲起了肖飞单身闯县城的故事,又进入一个神秘的阶段。这样的时候当然有趣,后来知道这就是刘流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但当时听这些故事还真的打发了不少童年的孤寂时光,只觉得冬天的日子或者夏天的日子飞一般流逝,转眼又到了开学。之外,还有露天电影,一次一次看中国的,看外国的,看抓特务的,也看解除定时炸弹的越南片子;在银幕正面看,也在银幕反面看,不怕路远,也不怕深夜不测,睁大眼睛,仰着脖子,像一只鹅……这,大概就是你早期的故事熏陶吧。之后就渐渐长大了,开始接触一些真正意义的童话。那是在你读中专的时候,第一年就在学校读书馆借阅到了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选》,读了几篇,竟然喜欢起来;之后又借阅了《伊索寓言》,相对于前一本书,后者有些晦涩,因为是寓言,加上文化的差异,就显得隔膜。那时候已经听说了《一千零一夜》和《天方夜谭》是不错的书,可是还不知道它们其实就是一本书,在翻译的时候起了不同的名字,显得有些少见多怪。当时,因为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尽管是粗浅的阅读,但还是知道了俄罗斯文学乃至外国文学与《圣经》的关系,也就是说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以《圣经》为文化背景,而《圣经》当中则是有着许多的故事的,比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扉页上就有“伸冤在我,我比报应”,还有一句现在尚能记住的话:“当你的兄弟冤枉了你七次,你能不能原谅他?”答曰:“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还有托翁引用“旧约”当中的话,那就是“当别人问你要外套的时候,你应该把衬衫也脱给他”,抑或“当人们打你右脸的时候,你应把左脸也伸给他”。这些话当然是被革命导师批驳过的,不足为训,但是大多数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艺作品和《圣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比中国的老庄和孔孟之道,成为国学的核心。当时这些自然是不明白的,只是觉得童话也好,神话也好,还有寓言也好,都有着某种神秘的元素,而在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和他的那些流浪汉短篇小说时,也有着林林总总的古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比如太阳神,比如月神,比如海神,还有爱神和缪斯女神,至于大力神和风神雨神雷神之类,也在中国的一些童话中出现。鲁迅先生的散文和小说中,不是也有着东方土地上的神仙吗?比如嫦娥,比如后羿,比喻夸父,比如精卫,还有树精草精和各种各样的灵精,是不是也是神呢?但毕竟有些抽象,于是就搁置下来,投入到俗世的生活之中。这样就到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东奔西走,开始为生存和婚恋的奔波,也就暂别的了童话和神话。但是日子是流淌不尽的,你的生活也在一年一年地推进。后来结婚,有了孩子,由于写作和阅读的原因,关于童话和神灵的话题又续接起来。这时候,《格林童话》向你走来,你开始了阅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民间小人国的故事,都读着并且觉得有趣;这时候你忽然记起来好些年以前在学校读过的《安徒生童话》,书虽然找不到了,但还可以再买,于是就买了下来,又开始阅读,至于《伊索寓言》和《希腊神话》,也没有拒斥。到了这时候,你就觉得尽管时日漫漫,人们在日子的重压下磕磕绊绊,一路向前,但人们的生活深处还有一个角落,那就是留给童心和幻想的,这种童话神话乃至幻想的天地,就是草木的世界,就是自然的天地,就是神话的世界,也是寓言和传奇的世界,这时候,不光安徒生和他的《豌豆公主》、《坚定的锡兵》,乃至他笔下《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再一次活了起来,渐渐地有现实的意义,还有人生的智慧。到这个时候,格林兄弟的童话,那些来自民间的采风、让孩子们快乐的童话,又浮现了出来。这好似后看到了电影《格林兄弟》很有意思,觉得单纯而率真,具有一派天然的生趣。这时候,即使是《伊索寓言》中的《狐狸的故事》,还有薄伽丘《十日谈》中那些神奇的故事,也渐渐地浮上前来,那是许多年前阅读过的,现在苏醒了,和摇曳的文字一道,也和聪慧与神秘,一块儿浮现了出来。而这时候,你已经是一路沧桑,进入了而立之年之后的不惑之年。真是岁月不居,当你一路追寻着忙碌,孩子长大,先后成家,你的童话世界似乎枯竭了。但是且慢,这时候,一个更加率性的时代来了,那就是女儿先后都有自己的孩子,也都又一次激荡起了童心童趣,还有童颜和童话。——这时候,无数的白天和黑夜之后,不尽的日子与年轮之后,春秋代序,日子无涯,一个个天使般的孩子,先后将生。而这时候,你已经奔向了天命之年,先是五十岁,接着是五十一岁、五十二岁,乃至五十三岁和更大的年龄。这个时候,一颗童心宛如又一轮太阳,冉冉升起,向你临照。这时候,你一声吆喝,在长长的岁月中脚步舒缓,慢了下来,那么童话之门,神奇地打开。似乎是返老还童,你和外孙们相继地走近,也和童话世界渐渐靠拢。叙述这个过程自然是愉悦的,也含着一点自得。年7月,第一个外孙小洋人出生,年6月,第二个外孙小橙子落地,这两个外孙一前一后降生,既丰富着你的家庭成员,有优化了你的心理结构,过去一门心思工作的局面被一种天伦之乐的情形充实,像一道天光横空照亮,情况就很是不同。从那时起,你虽说没有承担什么照顾责任,但毕竟是心生欢喜,而且在一路的行走中拾遗补缺,也参与进来了。你抱着人小洋人,抱着小橙子,当小洋人会走路的时候,小橙子还在襁褓之中,他们互相追撵着生长,一前一后咿呀学语,前前后后地走路,并开始了互相追随和玩耍。你从小洋人降生的时候起就给他写诗记录,隔三差五有诗吟之,在他两岁的时候竟然写出一部中篇抒情叙事诗,洋洋六百行,也算不错吧?对小橙子,你抱的更多一些,也有诗作以《儿童诗》的形式牵连而出,现在看起来也是一种成长的记忆。在孩子大一些的时候,你和他们的父母带着孩子出行,去江边,到广场,看菜花,赏游鱼,望长空,挂着奶瓶,推着童车,嘴里咿咿呀呀,不无快乐,如影随形,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一年里的几次相聚中,你看着他们,在路上,在农家乐,和他们玩耍,甚至在风中推着秋千,让他们沐浴春风秋景;“六一“的时候买一些画册和唐宋诗词幼儿读本,也不无惬意,即使听着儿歌,也有天伦之乐。过年的时候不消说了,孩子们穿新衣,领你发给的压岁钱,欢欣鼓舞的样子是不是就像天使一样呢?到了年的时候,你忽然想要给他们写一本童话书,而这个时候,你已经给他们买了一些童话书。比如安徒生的童话,买过全本,也买过选本,格林童话的书也买过,但你觉得读这些书毕竟需要一定的年龄,那么何不乘此机会,给他们写一本呢?有了这个想法,最兴奋的是女儿们,她们觉得当姥爷的给外孙写童话还很少见,作为她们和外孙们,是不是很幸福呢?这诚然是你自己的猜度,或许如此,或许未必吧。但这样的想法也令自己很兴奋,毕竟写过那么多的文章和书籍,在文字的海洋里巴蛇果许久许久了,这样的一次尝试,给外孙们写一点东西,似乎也是很有意义的。是啊,在这个人世上,“意义”不也是靠自己挖掘而出的吗?那么就再挖掘一次吧。于是时日漫漫,你就开始琢磨,一边写着手头的东西,一边仰头看天,俯首望地,想着心中的童话。这个时候,你又觉得你有如此的想法,是不是童心的复苏呢?可不久你又觉得,这种童心的复苏也不确切,应该是童心在适当的时候破蛹而出吧》我们都当过孩子,我们都有过孩子,而今有了孙子,那么童心是不是被繁重的日子藏掖着了呢?如果是的话,只要你给自己减压,这童心就会飞翔而出,又一次呈现出来,化作光芒,照亮你的身心。这有些绕,但不管怎样,这一本童话你是写定了。在这年的年底,你写出一个初步的提纲,放在书房的一角。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年的春天,你终于开始启动自己的童话。你觉得在这个茫茫的人世上,你行走在大地之上,头顶着无穷的天空,和植物与动物相处,也和星空和神话乃至梦想相通,冥冥之中,就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空间,既很小又恨大,古往今来又成为时间的延续,抑或锁定。那么,你的童话,你的童话故事,是不是就发生在这样五个层面之中呢?或者说你的童话世界,你的童话书写,你的儿童文学尝试,就是否在这当中闪转腾挪呢?鲁迅先生说:“拔着自己的头发,是不能离开大地的”,但是我们如果用自己心灵的翅膀去飞翔,也是可以升天入地的,那么童话的世界,也应该在这里;之后才是想象的驰骋,还有情感的浇灌。于是,你就将未来的童话故事定名为《大地星空故事》,而里面的线索也大致分为五个层面,大地,星空,动物,植物,还有梦幻,共同构成,错落组成,而里面的具体章节和故事,也在渐渐地浮出,你信笔拈来,记录在册,又搁置下来。昼夜交替,时光游走,你的童话在心里,你在人世上,行行复行行,一步步走向俗世的生活,也走向你的童话。在俗世,你很渺小,也很琐碎而具体,而在精神世界,则有着你的追求,你的空间,还有目标。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童话篇章就有了五个部分、各十篇童话、总共五十篇故事的规模,这是结构,也是一种隐约着的限定。那么到了年6月,你写完手头的一些散文和随笔,开始振衣而行,走向书桌,从7月份开始这一本童话故事的写作,那时候天气有些热了,写作启动,键盘敲击,你一路地写下去。从7月到12月,你忽而在大地上的童话世界徜徉,忽而和草木对话,忽而去看星星,看往昔天穹里的动物,甚至在一次次的白天做着梦幻,把你的童话篇章写下去。你在想象中把小洋人和小橙子领进童话,让他们参与,让他们说话,也让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童话中的主人公,给星星洗脸脸,和云团说话,与大力士斗智斗勇,先后上大树、摘果果,将一路的童话故事讲述下去。你也把自己装进去,进入语言的层面,进入故事的氛围,一唱三叹。你不知道这是童话还是故事,是故事还是童话,只是一路地前行,磕磕绊绊也好,一路顺遂也好,都不去管它,只是前行。有一些时候,你写不下去了,不是没有故事,而是不知道该怎样把那些散乱的故事组织起来,于是就停笔等待着什么。果然,在一次外出玩耍中,小洋人告诉你“线索”,捡了一些石头和树根,小橙子告诉你一些“材料”,也只不过是一些泥块和草屑,还有可有可无的散乱树叶。忽然间,你灵光凸显,一些断裂的线索连接起来,一些消失了的材料又得以浮现,那么,这些“线索”和“材料”,就在不同的时段被统一起来,成了后来篇章的线索,抑或材料。当然这些,只是孩子的“启发”,也是一种来自童心的“沟通”和“暗示”。到了这年年底,五十篇童话故事写完,仅仅半年,《大地星空故事》有了初稿。之后放置下来,冷却一段,又开始这儿那儿的改动,还有完善。进入年初,《大地星空故事》在西安进入出版程序,这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谁来画插图呢?我想到汉中日报社的赵熙睿;她是美术编辑,划过不少的插画,也熟悉电脑。经过联系,她很快答应了,开始思考和筹划;半年之后拿出了十幅令人耳目一新的插画,颜色明快,而又构思奇巧,实在是不错。那么,似乎是天意,到了年的12月,《大地星空故事》得以出版面世。在这年的12月29日,原小汉中市图书馆的杨汉军馆长慷慨操持,在他的四楼大厅里举办了《大地星空故事》的首发式,前来参加的朋友不少,有专家学者,有插画作者,还有进入这本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小洋人和小橙子,她们在各自父母的带领下,喜气洋洋地出现了。这一天,汉师附小的小朋友们还在陈婉君等老师的指导下,将其中的一篇故事《花房里的小伙伴》改成了现场剧,有生有色地演出,很有一些效果呢!远道而来的西安作家刘昭也来,她带了祝福,也带来了聆听的耳朵,还有感应的神经。就这样,《大地星空故事》从心里出发,落笔到纸上,在经过许多个层面的努力,成了一本含着体温的童话故事书。它从你我的视野中出发,渐渐地去了远方。当然了,时日不尽,童心未泯,那以后,你还在阅读着童话,读着《天方夜谭》,在《阿拉丁与神灯》中探看,在《水手辛巴达》中看水手的七次远航和死里逃生,也在《彼得潘和金银岛》中,看西方的遥远航海故事;至于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和凡尔纳的科幻系列小说,也在一天天走进与阅读。那么童心和童话呢,也没有结束,因为你有一颗尚显率真的心,还有另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外孙在牵引,他叫养乐多,才会走路,笑嘻嘻的,似乎没有心机,其实很有些想法呢!那么该不该给他写一本新童话呢?于是又在考虑,计划着给他写一本精短的《找朋友》,篇名也已经想好了,还是五个篇章,有二十五个故事,也算童心浮游、未来可期了!(朱军,4,2,写讫于山顶轩)
朱军,年开始发表作品,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原地税系统文学创作协会主席,汉中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出版散文集18部,长篇小说6部,小说集9部,诗集12部,童话集1部,累计万字。温和执毅,笃守文心。坚守人生,自尊放达,在自然与灵识中熏染墨香,在抒写中行走,提升生命的质量。
《赤土岭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