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的日子,
许多“准家长”都手足无措,
不知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不放先读一读下面
这位珠海妈妈的一封信。
读罢,
相信您一定也能有自己的领悟。
亲爱的小芳:
你给我留言,想让我传授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经验。看到信息时我笑了——教育孩子真是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功课啊,谁敢说自己有经验呢?
当我还是名未婚女性的时候,每当看到女同事们聚在一些聊孩子,总是有些不屑地走开,仿佛她们身上烙下了代表婆妈与世俗的烙印。
直到自己也做了母亲才明白:让母亲不提孩子几乎是不可能的,那被我们带到这世上的白白胖胖肉肉乎乎的小宝贝,一举一动是如此牵动我们的心。
小芳,你慢慢会发现,三岁以内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当他对你绽放无瑕的笑脸,当他踉踉跄跄地朝你张开双臂跑过来,当他紧紧地抱着你毫无保留地表示着对你的依恋,那一刻你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正如亦舒所言:“有了孩子,世界不至沉沦”。
可是小芳你慢慢也会知道,怀中这个小宝贝终究会长大,长成与你一样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他的喜怒哀乐不再会完全与你分享,甚至他的世界也不再会完全向你打开——到那时,你会不会觉得有些许的失落呢?
我最喜欢的漫画人物是大学时接触到的美国漫画《小淘气戴尼斯》,五岁的戴尼斯活泼调皮,精力充沛,对世界充满了热情与好奇。我当时就对同学说,以后要生一个像戴尼斯一样的男孩,和他一起去探险,一起去了解世界的珍奇与无限。
后来我终于真的有了一个小男孩,当他五岁的时候,有一晚我如常抱着他亲吻他苹果般的脸颊,他挣扎着抗议“你亲了很久啦”!当时我就想起了《小淘气戴尼斯》里的一幅画:戴尼斯挣扎着离开妈妈的怀抱,认真地说:“妈妈,我不是您的宝贝,我是小小的人!”——瞧,不管是漫画还是生活,孩子总是要长大的。
《小淘气戴尼斯》漫画
也因此,当我的儿子读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模仿路上所见标语的口吻在抽屉上贴了一张“私人重地,闲人免开”的纸条时,我在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开始认真思索:当孩子独立意识开始萌芽,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你一定知道龙应台,这位曾凭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台湾文坛烧起一把“野火”、文笔犀利的作家,其实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多年前她曾出版了一本文集《孩子你慢慢来》,叙述她与分别是八岁和五岁的两个儿子相处的琐事与感悟。多年后,她又把与十八岁大儿子的通信结集成册出版了《亲爱的安德烈》。
小芳你知道吗?如果说多年前未婚的我阅读《孩子你慢慢来》时更多地 小芳,你慢慢将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与矛盾:小时的养育辛苦就不用说了,当他年龄渐长,你开始操心他的学业与前途;明知道成绩不代表一切,还是会为了他的分数紧张;明知道要让孩子有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当听说朋友的小孩又学了某种技艺时还是会暗自不安;明知道偶尔要让孩子吃苦,还是会不自觉地太过溺爱;明知道要尊重孩子体谅孩子,有时还是会因为他的犯错而大声斥责——我可以告诉你,大部分的母亲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可是难道因为这是一种常态就能证明它的正确吗?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用理性、智慧与母爱努力拉近与儿子因为年龄、国籍与距离造成的代沟。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的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的管理员‘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紧张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小芳你瞧,龙应台真的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呢。而我们自己到底能不能坦然接受孩子“给河马刷牙”呢?我们自己能不能真正认识到:爱孩子,就是认同并尊重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陪伴他成长、帮助他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的同时,真正接受他最终选择的一切呢?
广州日报/图
这也许才是教育孩子的核心所在吧。
也就是说,母爱是为了最终的放手,在你用理性和耐心帮他做好了种种准备,包括生活、学习和爱的能力后,放手让他自己去探知世界,成就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并且不忘记为他喝彩。
说得简单,要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可还是龙应台写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
所以,不管是作为十几岁男孩母亲的我,还是初为人母的你,前面要走的路既很长也很短呢!
也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放手吧。
祝小宝贝健康成长!
本文作者翠茜小姐,来源于“听风在唱歌”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白癜风怎么治疗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