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顾客在北京一个煎饼摊买煎饼,拿到手之后,坚持认为煎饼大妈少给自己打了一个鸡蛋。大妈辩解不过,脱口而出:“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月入3万元的煎饼大妈不是传说,因为在金华还有一个卖了8年烧饼的师傅靠一个个烧饼攒起7套房的家业。
与此同时,杭州一个花万留学的研究生回国拿0块底薪的消息也引来一片唏嘘。
卖烧饼攒下7套房,高校毕业能买几套房?这样的灵魂拷问也让人无比赧颜……
早几年当我们看到蓝翔毕业月入万元的新闻时,很多人略带自嘲地说自己当年选择蓝翔就好了。
如果说这句话在当年还只是开玩笑说说,那么在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重新审视专业技术人才对于社会的价值。
从卖烧饼置产业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把衡量一个职业的价值放在“买房”上了。这个衡量标准对寒窗十载的“读书人”来说还是颇有杀伤力的。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武汉、合肥这8个最受高校毕业生青睐的城市为例,各城市发布的最新房价数据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有人拿一套㎡的房子,参考当地房价和收入,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对比:
对比结果很明显,而且这还是城市平均工资,刚入职场的毕业生收入至少还得打几个折扣。
不说远的,就拿昆山来说,7月,昆山新房均价元/㎡,8月,新房均价则为元/㎡,环比上涨0.7%。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稳的。每平过万、过两万的价钱让多少人欲哭无泪啊……
于是有人认为读书很花钱,现在的大学生工资也不是太高,与其花那么多钱去读书,不如早点挣钱早点买房。
读书无用论的风气好像又被挑起了一下,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把没读大学而成功的人看成了多数的代表,而把读了大学而没成功的人也看成了多数的代表。有的人开始叫嚷着要去打烧饼了。
跟风打烧饼也并不是明智之举,打烧饼也并不比大学生上班轻松。
卖了8年烧饼买下7套房的那个师傅,从擀面到烤饼,十几个步骤,他要一个人一气呵成,再循环往复,一天要做掉公斤面粉,忙得连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所谓的休息最多只有拿起案板上的凉茶喝上一口的时间。
华人之光李嘉诚,虽然是学徒出身,中学都没有念完就开始挣钱养家,但那时,他一直坚持一边做工,一边去夜校进修学习。
几十年来,他也一直保持着晚上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他的学习和精进历程,从未停止。也就是得益于知识带来的成功经验,李嘉诚认为“知识改变命运”。
龙应台在《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里则写到: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学历看起来好像就是薄薄的一张纸,但是在这张纸背后,其实承载的更多的是你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力知识还有人脉。
读书与打烧饼,不分贵贱,而且它们本没有交叉,更无从谈矛盾,所以不能拿读书人的眼界去看打烧饼的,也不能拿“烧饼致富”来宣讲“读书无用”。成功的路径有很多,可能性也无限大。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从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那么,你觉得哪条路才算是真正的“出路”呢?
(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文字/编辑
小山
图片
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