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松懈
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少聚集
疫情仍存在,防疫勿放松
温馨提示近段我们蕉城区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本着“防控、学习”两不误的原则,根据教育局要求,我们已经启动线上教学活动。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学校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实现教学课程应开尽开,教职员工“离校不离教、离生不离岗”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了能早日复课,要求全体师生、家长及所有的人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我们更要学习掌握一些疫情防控知识,因些学校编辑疫情日常防控知识手册供所有家长和师生参考学习。
我校在线上教学期间,将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设为线上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宣传活动。瞧!孩子们在家多么认真的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积极与老师互动沟通,云端课堂十分活跃,相信孩子们学到了很多有关疫情防控知识。
隔离管理篇
一、医学观察“14+7”是指什么?
“14+7”:通常用于中高风险地区及参照“14+7”健康管理地区的人员。
“7”:7天居家健康观察。
集中隔离的第1、3、7、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观察的第2、7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二、哪些人需要集中隔离?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
入境人员;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三、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
一般是在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管理;
所有隔离人员在隔离期间不允许与其他隔离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
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四、居家健康观察人员应做到哪些?
须“一人一户”,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
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居家医学观察和居家健康监测的区别是什么?
防控管理篇
六、不同风险区域重点场所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人员健康监测、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前提下,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各类重点场所正常营业或开放。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办公场所应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安排工作人员隔位、分散就坐,有条件的应采取居家办公、分散办公等措施。
商场和超市、银行、农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应缩短营业时间,限制人员数量,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启动应急处置措施。
公共交通工具应采取控制乘客数量、分散就坐等措施。
人员密集、空间又相对密闭的场所,如宗教活动场所、洗浴场所和商品展销场所等应关门歇业。
(三)高风险地区。各类重点场所应停止营业或开放。
七、不同风险区域重点机构的防控要求是什么?
(一)低风险地区。在采取加强内部管控、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和个人防护等卫生防护措施前提下,各类重点机构保持正常运转。
(二)中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查验健康码。
医疗机构应加强体温检测,严格预检分诊,控制就诊人数,住院区实行封闭管理。
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和监管场所应实行封闭管理、视频探访等措施,不举办聚集性活动。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管理,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建议培训机构由线下改为线上授课。
建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采用无纸化办公,降低接触传播风险,不举办聚集性活动,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不提供堂食等措施。
(三)高风险地区。除上述防控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医疗机构应停止择期手术,停止口腔、内镜常规检查等高风险操作。
学校、托幼机构、培训机构停止线下授课。
儿童福利院、养老院、护理院等应避免聚集互访,不提供堂食。
新冠肺炎认知篇
八、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
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简称SARS-CoV-2或-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是由新冠病毒B.1..2变异株进一步变异形成.
“奥密克戎”变异株是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OC),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我国近期多地疫情也均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关。
九、“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区别?
十、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有哪些?
勤洗手。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科学戴口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少聚集。疫情期间,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少参加喜宴丧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遵守1米线。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常通风。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油烟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做好清洁消毒。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保持厕所卫生。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疫苗接种。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十一、应如何正确洗手?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和行动者!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有些防控措施可能给大家带来诸多不便,却必不可少。我们南埕学校在这里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履行好疫情防控义务,构筑起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早日复课奠定基础。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