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茹婚变:离婚对一个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微橙子
01昨天,41岁的华语流行女歌手梁静茹在中国台湾出席“我好吗?-太阳如常升起”新专辑分享会后,公开婚变事实。她直言已经签完离婚协议书,但程序还未走完毕,儿子将由她和孩子的父亲赵元同共同抚养。其实,离婚这样的事,不要说明星,普通夫妻婚变也是惯见之事,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她在处理婚变这件事情上,让我稍觉动容的是:
1.和诸多女星措辞满分、审慎严密的官宣离婚不同,更没有你配我合的“隐离婚”,梁静茹没有公关捉笔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官方外交辞令”,而是亲口承认了这件事情。
这是她与太多女星的不同之处。离婚就是离婚,没有美化、也不多加误导,我只是坦承这样一个事实,而已。
2.她在台上唱这首《我好吗》——“刻骨铭心的爱情,只留下无处寄托的感情”,台上唱着唱着,还是控制不住因离婚带来的不良情绪,背着观众掩面哭泣,不得已进后台补妆。
9年的婚姻终结,没有什么惊讶的,因为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你我身边发生,但伤心总是会有的,不过她没有故作坚强地塑造所谓的“大女人”人设,反而跟普通女人一样,面对内心的波动流露释放了真实的情绪。
3.迅速调整好自我的状态。刚经历婚变便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这不是什么《分手快乐》,而是必须面对人生变局的《勇气》。
哪怕内心的山河破碎一地来不及收拾,哪怕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面对漫天的猜测揣度,也要站起来,去迎接接下来的一切。
不躲闪不逃避,也不找任何看起来体面的借口,就是这样告诉你:
是的,我离婚了;
不过,我还在这里,没问题。
这是我感慨的地方。
02婚姻对于谁都是一道难题。
对一段感情作这样那样的分析,诸如是因为女强男弱吗?因为男高女低吗?因为女大男小吗?因为老夫少妻吗?因为三观不合吗……
凡此种种,我越来越觉得过度的解读太过苍白,你不是当事人,谁能得知中间究竟是为何,再多的谁是谁非也只有那两个人心间才清楚。我更在意的是当事人的一些处理方式,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从别人的故事里,去照见自己,去更好地体悟婚姻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才是吃瓜的有益部分。
其实,一个人不管选择谁步入婚姻,都不大可能避免一生不遭遇问题侵袭。
这个世界上哪里有完美契合、从来不会出现问题的婚姻?只不过,每个人面对婚姻的认知不一,所以在处理婚姻中的问题时,会引发观点不一,态度不一的面对方式。
有的人耐熬,熬着熬着就看见了光;有的人耐不住,走着走着就四分五裂;有的人追求完美,容不得半丝瑕疵;而有的人则选择装聋作哑,糊涂半生,只要最终你回家就好。
每一个人的看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每一种选择也各有自己的权衡,但最重要的是:我决定,我承担。
承担选择之后因此带来的一切弊或利。
03虽然离婚在这个时代司空见惯,但还是不得不说,对于很多普通中年女性而言,做出离婚的选择,并不是件轻轻松松拍脑袋就能轻易决定的事情。
这个过程,依然会有挣扎,纠结或说某种无法说清的迷茫。
中年女性是最让人疼惜的一个群体,身兼着妻子、母亲、女儿、媳妇、员工数职,大多数普通中年女性的生活,是忙得连稍事喘息的机会都难有。
更难的是在情感上的被动,不再年轻,不再有小姑娘般的体力耐力,职场上,年轻的姑娘们一波波地快速成长和充沛的活力,让她们常常有种无法言说的危机感,稍不留神就没有立锥之地。
莫说普通中年女性的处境不易,哪怕是女明星,人至中年后面对圈子里一张张层出不穷的新面孔新流量,一旦偷个懒耍个滑,阵地便要失守,危机感重重。
正像海清感叹的那样,中年女演员是一个尴尬的年纪,某天睡一觉醒来,你惊恐地发现,这个年纪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多少适合你的戏可演了,到最后茫然四顾,只能演年轻姑娘们的妈了。
想要生存下来,要么自己当老板,要么放低姿态,只要有得演,那便捡到篮里都是菜。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女人,职场危机之外,更要不断升级打怪地地处理面对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与原生家庭之间的种种关系。疲于奔命是必需,焦头烂额是常态。
这个时候的中年女性,再要失个婚,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04离婚,对于一个中年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打碎现成,从头来过;
意味着你过去多年的经营与努力都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意味着你过去所坚持的婚姻观念或许存在偏差,需要总结经验,重新校正。
当然,你也可以不屑地说:离个婚哪有那么矫情,明明是天宽地更阔的新生啊!
但这仅仅只适合于有能耐(经济精神双独立)的女人,有能耐的女人可以调侃自己离婚是喜提单身,更可以如电视剧里的硬核大女主般,对过去潇洒地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继续兴高采烈地奔向下一站。
但真实的生活,毕竟不是演电视剧。
婚姻多年一朝离散,对于更多的女人而言,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隐痛。有的时候,甚至跟你优不优秀、独不独立、强不强大毫无关联。
再强大独立的人,在感情上受到打击,也依然会有她的脆弱低落之时刻,没有人能始终如一地保持鸡血般的热情。
我始终认为,对真爱的渴求不分高低贵贱,众生皆苦,一段感情走到尽头,不论对于明星还是普通人,都会因此而带来创伤,无人能够幸免。
只能说,对于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人而言,伤痛会平复得稍稍快一些,重整山河的时间会短一点,因为有了独立生存的资本,也就具备了更强的承受力,但不代表就没有伤痕。
05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对于离婚这件事情的态度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曾经遮遮掩掩视“离婚为人生失败”到现在的“勇于承认和面对”,到不再把离婚和人生的成败划等号,再到视离婚只是一段情感的结束,但不是人生的结束。
这种观念上的变迁,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对于离婚这件事,世俗的观点都以为女人才恐惧失婚,事实上真要细究起来,男人其实更害怕面对离婚这件事,他们反而还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思维中倍受困扰。
因为完整的婚姻对于男性而言,代表他作为一个人在社会身份(属性)上的一种体面,或说形象工程,所以更容易简单粗暴地将婚姻的成败跟“人生的成败”直接挂钩。
男人对于婚姻的耐受力其实比女人更强,没有爱没有关系,只要能正常维系保持这种外在的体面就好了,不到不得已的份上,大多数男人不会选择离婚。除去婚姻沉没成本的考量,骨子里认为面子比里子更重要才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但是女人不同,女人是种感性的动物,她们对婚姻的渴求很明确,更多的时候,需要在一桩婚姻里感受到爱与情,面子之外,更为注重内在的质量,如果毫无质量可言,就会失望,时间一长便不堪忍受。
特别是女性在当下这个时代,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普及和就业机会的提升,拥有了独立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之下,就更加难以在死水一潭的婚姻里慢火煎熬了。
仍然还记得,李亚鹏在跟王菲离婚5年之后,面对鲁豫的采访,却依旧没有全然释怀,他神情落寞地对着镜头说道,我花了6个月的时间才同意离婚,这种变故能够接受,但也是自己的一种失败,我身为父亲,却没有办法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失败。
时隔多年,他还在为被离婚而辛酸不已,但前妻早已放下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当然王菲的婚姻观不具有普适性,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停地换人似乎也并不是寻找终极幸福的通道,不管是从这个人到那个人,还是再转移到另一个人,其实在长久的相处之后,激情都会一一消弥。
真正能够让一对夫妻安宁平和下来的,还是那种在相濡以沫的烟火陪伴相守当中,一点一点构建积攒起来的情和义——这里面有爱情,有恩情,有亲情,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对彼此的义气相持。这种东西,外在的激情是很难与之抗衡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婚外情最终难有结果的深层原因。
所以,我举她的例子,不是因为赞同或说反对,婚姻这件事情冷暖自知,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才是对世间男女的最大包容。以她的婚姻为例,纯粹是因为从中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女性对于婚姻态度的一种显性转变,那就是——
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不再愿意为了一个虚空的婚姻捆绑一生。
能够一生一世一双人,当然是种难得的幸福,只是这一愿望在当时当下这个时代,更多时候只能说它是件“美好的易碎品”,当婚姻中的期待一一落空,当八面涌来的焦虑和压力无可排解,崩溃,就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人在人生观上都更趋向自我价值的获得,更在意情绪价值或经济价值的获得,而在期待落空之后,婚姻双方如果又都不具备相处智慧,在求索与给予之间始终无法达到平衡,那么,某一方转移或放弃的念头就会涌上心头,维系婚姻的那根线,很容易就会“砰”地一声折断。
有的时候,你逃无可逃,但现实又会逼迫着身处其中的人,必须要为此做出些选择。
06那么,当我们在婚姻的十字路口,不得已需要做出最终裁决的时候,应该怎么办?这是梁静茹给我带来的几点触动:
一、自我承担。离婚的决定下了,那就勇于面对。梁静茹在婚变事件上不再像以往女星离婚后遮掩躲闪,为了捆绑的利益或说流量,不愿正视既成事实找各种借口掩饰,而是勇于坦承,这是一种观念与处理方式上的进步。
离婚是一件伤心的事情,但缘份走尽不得已选择放手,并不丢脸。
至于原因,那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问题,既然已达成离婚协议,那便没有必要多说半句,对结局的公开,是一种自我认可与接纳,对于内情的沉默,则是对自己过去选择的一种尊重。
二、自我解困。虽然婚后的梁静茹沉寂了许多,重心回归至家庭,出专辑的速度也大有放缓,之所以婚变后即能马上出来工作,与她没有完全放任自己丢掉事业有关。尽管伤痛都还来不及抚平,但那又怎样,只要着手开始自己的事情,这些就都会慢慢过去。
离婚不是事,离婚之后的事才是事。你怎么面对、处理婚变带来的诸多后遗症,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智慧或说情绪管理能力。
是放任自我痛哭流涕对一切都丧失了信心蓬头垢面,还是边痛边转移注意力,尝试着自我情绪梳理,一点一点恢复元气,跳出这个自设的困局,决定着一个人还有没有未来。
三、居安思危。没有任何一种感情会一生平顺,亲情友情尚会渐行渐远,况乎完全由两个陌生人碰撞出来的爱情?时至今日,婚姻早已成为动荡的代名词,男女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变是绕不开的发展路径,那些看起来一生平顺的婚姻,其实你并不知道,这婚姻里的两个人都经历过什么,又曾经有过多少的暗流涌动。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不是人生的终点站。
提早树立这种认知,会对婚姻的期待值降低很多,期待值降低了,注意力也会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为了能够拥有这种独立面对生活一切重击的耐受力,努力工作是必须的,自己给自己编织一片天空更是大有必要的。
因为,暴风雨来了,并不会有人来为你撑伞,即便有人来给你送伞,很大程度上,也是偶尔的粘腻,面对场场突然而至的暴雨撑伞前行的那个人,始终只会是你自己。
07多年前,陈淑桦在唱:早知道伤痛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梦醒了,该起床了,不要一直赖着不动。
起来,洗漱,披上那件华衣美服,走出去,才能看见阳光。
婚姻走到这一步,其实也没什么后悔可言,想想当初选择的时候,是不是也是怀了满腔的甜蜜与向往?只是当时的那个人,不适合再跟你走下去了而已。
人生是一路走一路寻的过程,在这个山一程水一程的艰辛跋涉过程里,我们不断地想要寻觅一个身心投契的异性,走到最后,其实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最想寻找到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谁能给谁始终如一的温暖呢?谁也不能。
在爱这件事情上,去付出去给予是最常见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最后的所得,只来源于自我成全。
离婚不是人生中最大的暴击,失去面对的勇气以及独自生活的能力才是。
So,没什么,离婚安好。
—完—
上两篇:《论文学女神龙应台的倒塌》
《面具下的龙应台:伪善投机,何必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