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谷声熊童书研究所”(ID:xiaohuanxi)
“这可不是阿公第一次失踪了,去年医生说他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从此‘阿尔茨海默先生’就正式住进阿公的大脑,分享他清醒的时间。”
这是台湾作家陈怡潓创作的儿童绘本《阿尔茨海默先生》(薛慧莹绘)的开头。
《阿尔茨海默先生》
作者:陈怡潓
绘者:薛慧莹
出版:未小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在这本书里,让人闻风丧胆的恶疾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变成阿公身边一个面目并不可憎、甚至还有几分可爱的伙伴:阿尔茨海默先生。
他陪伴着阿公,直至阿公走向生命尽头。
画面上那个圆圆胖胖、有着一口黄牙的老伯就是阿公,阿公身后戴礼帽和黑框眼镜的“先生”,就是阿尔茨海默先生。
其实,童书中不乏以温暖、俏皮的目光,看待生命之重:
死亡可以是朋友的一份礼物,
《獾的礼物》中,獾在离世前给朋友们写下一封信:我到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去了,再见!
小姑娘的一个邀请;
凯蒂·克劳泽的《小小的她的来访》里,死神是一位善良的小姑娘。
离别可以是夜空中茫茫星辰中的一颗;
《狐狸与星》中,狐狸失去了一颗星星,却得到了一片星空。
悲伤可以是一头呆萌的大象。
《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中,失去外婆的孩子,生活中突然多了一只大象。
我们问陈怡潓:这就是儿童视角吗?
她回答:所有的大人也曾是孩子,这是一种最无法隐遁的身份,任何创作都必得回到这样一份清澈的视角。这不是沉重或明快,悲观或乐观的分别,而是性格里的一份了解和相信。
文字作者陈怡潓
创作《阿尔茨海默先生》,源于陈怡潓对于生命的好奇:被某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注视时,人会有什么样的姿态?
相比戛然而止的结束、哭天抢地的悲恸,不死的日常、句点一直无法画上的时光,让她觉得更真实,也更想一探究竟。
恰好这时,写作班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学生姑父的父亲,身患阿尔茨海默病,有一天自顾自地骑着自行车跑了60公里,全家人到了另一个城市才把他找到。
累惨了的家人当下做了一个决定,帮老人的自行车装上GPS,从此,老人可以自由,家人可以放心。
GPS的片段,被陈怡潓也放到了绘本里,她觉得这是整个故事最温暖的地方。
陈怡潓形容她听到这个故事的感觉:
“他说得很悠缓,当时却让我心头一震。一个普通家庭,却能以爱相爱,允许每个人自在,原来爱不需要捆手绑脚。”
于是,一个有关陪伴与放手的故事,从她心里自然地生长出来。
年,《阿尔茨海默先生》在台湾出版,一举拿下包括金鼎奖出版物推荐奖在内的多个大奖,陈怡潓也从“全素”的素人作者,成为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