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极简艺术史从一座小破庙看懂古希腊建筑

这是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一直到现在,我们谈及美就会直接追溯到那个时代,古希腊。有这样一句话:言必称希腊。从褒义上讲,是说古希腊的伟大让你三句话都离不开它。

我们今天知道西方的哲学、美学都曾经在古希腊到达一个巅峰。古希腊建立了美的典范,表现在艺术形式上最巅峰的就是雕塑和建筑,而建筑的秘密就藏在一座特别衰败的破庙里。

帕特农神庙,帕特农是希腊语,翻译过来就是处女的意思。这座庙在雅典,是根据女神雅典娜的别称命名的。雅典娜女神有很多头衔,是智慧、神力的化身,是掌管着农业、艺术、法律、军事的女战神。这么厉害的女神,无论再怎么优秀的男人她都看不上,始终保持独身,所以也被称为处女神。

雅典人将她当作守护神,甚至雅典这个城市的名字就是从她名字里来的,雅典人也用贞洁的帕特农三个字来命名这座神庙。

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帕特农神庙对于雅典人很重要,这座神庙也是雅典人日常祈福、参拜、集会的地方,所以建造的时候自然是非常用心的。于是他们就把帕特农神庙建在雅典卫城的最中心,整个卫城的最高点,在一片石灰岩的山岗上。

这座山岗正面高18米,侧面高13米,其中三面都是悬崖,只有西边能登上去,这样的构造有点像华山自古一条道。

登上山岗后,整个雅典卫城开阔平坦的地势就都呈现在你的眼前,整个神庙大概是长方形,面积有半个足球场大小。46根十多米高的大理石柱把整个神庙撑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古希腊建筑,现代人称之为围廊式庙宇。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你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柱子。不要小看这个柱子,它是古希腊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对整个后世的建筑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现代人称之为希腊柱式。

今天很多法院、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甚至大到人民大会堂,小到房地产商的售楼大厅,用的全部都是古希腊式的柱子。

他们把做柱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标准的体系来让后人参考。从样式上分三类:多立克式、艾奥尼式和科斯林式,基本上你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希腊柱式都逃不开这三种样子。

它们有着明显的特征区分:最简单的多立克式比较粗壮,柱头柱尾没有过多的装饰;爱奥尼式比较修长,柱头上面雕刻着外扩下垂像窝卷一样的装饰;科斯林式相对复杂一点,柱头雕刻的是一堆花草。而在帕特农神庙里,柱子的种类主要是前两种。

古希腊人很早就研究出,规整是可以使人产生仪式感的,如果把这些柱子修得又高又大又直又整齐,人们就会产生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但是帕特农神庙并不是每根柱子都是笔直的,它正面两侧的柱子都微微向内倾斜,这就是古希腊人厉害的地方。

因为我们的眼睛是会骗人的,眼睛是圆的,从又一定距离的两个点上去观察同一个目标就会产生一些方向性差异。所以古希腊人修庙的时候就特意把正面两侧的柱子做一个很小角度的倾斜,我们在视觉上反而觉得是笔直的,是规整的。

雅典娜女神

另外,柱子之间的距离也不都是相同的,边角柱子之间的距离比它中间柱子之间的距离要小一点。柱子本身也粗那么1厘米。

这样处理的原因其实还是和人的视觉有关系,因为边角是暴露在阳光下的,是明亮的,中间的柱子在里面,相对暗一点。而我们人的视觉会把相同尺寸的东西在暗背景下看得比较粗,在亮色调里看得比较细。

所以,神庙到处都是这种非常微小的矫正,就是为了达到视觉观看的最佳效果,整个帕特农神庙不管是地面和顶部还是立面的高和宽都遵循着黄金分割比例。后人曾经感叹说帕特农神庙真是不能多加一点,也不能减少分毫。

现在已经看不到神庙内部了,一方面是摧毁的很严重,一方面也是保护起来。但我们还是能从史书的记载上去回溯原来这座神庙是多么宏伟,多么壮观。

当时,它的前厅放着一座大概12米高的雅典娜巨像,而且整尊都是用黄金象牙雕成的,为了突出这个巨像,前厅用两层柱子围绕在她的左右和后方,前厅到大门全部留白,不放任何杂物。在靠近巨像基座的地方,挖了一个长方形水池,利用池水反射出的太阳光,让这座巨像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

这座曾经全雅典,乃至全希腊最有名的神庙为什么今天如此破败呢。

其实她历经多次浩劫,首先是那座富丽堂皇的雅典娜神像被罗马教皇掠夺走,后来基督教兴盛,神庙又被改成基督教堂,再后来又变成清真寺,接着又被人当成旅馆,甚至被当作军火库。

年威尼斯人和土耳其人干仗,富有的威尼斯人用迫击炮攻击雅典卫城,被当成军火库的帕特农神庙瞬间就被炮火包围,四面墙几乎毁灭,五分之三的雕塑被毁。

后来英国有个贵族叫埃尔金,雇佣了多名工匠把帕特农神庙在炮火当中仅存的那些雕塑几乎全部清空。雕塑被硬生生的凿下来,然后运到世界各地倒卖。他的儿子也是败类,就是他的儿子下令火烧圆明园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帕特农神庙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圆明园,它们的辉煌多么相似,那些不幸遭遇也那么雷同。而且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的毁灭竟然是和一对父子有关系。

了解它其实就能窥探到古希腊时期的建筑有多么伟大,它是神话、艺术、科学在建筑上的综合运用,浪漫和理性看似两种相反的个性碰撞在一起,使得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得到完美的结合。

后世的欧洲人不断的模仿和学习古希腊的建筑形式,特别是直到今天影响都非常大的文艺复兴,包括后来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依然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古希腊的影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10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