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真正的进步都是由真正的疑问来开启、并由一代代探索者接力完成的。泰勒斯首先叩问宇宙的本原为何,毕达哥拉斯回答是“数”的组合,赫拉克利特则认为是永恒的活火。中国人往往和古希腊人都能提出相同的命题,可是中国人没有心思深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赫拉克利特雕像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前年),古希腊哲学家,艾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赫拉克利特写过一部总称为《论自然》的书,内容有“论万物”、“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可惜这部书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多个残篇。残篇的语言多形象比喻,内容是深奥的辩证法,读起来十分困难,赫拉克利特因此得到“晦涩哲人”的称号。一、赫拉克利特生平赫拉克利特出生地位置图对于赫拉克利特其人生平,我们知之甚少,第欧根尼·拉尔俢在《名哲言行录》中给出了一些记载。他出于伊奥尼亚艾菲斯(Ephesus,一译以弗所)的贵族家庭,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赫拉克利特终生未娶,为哲学奉献一生。赫拉克利以德尔菲(Delphi)神谕式的语句言说自己的思想。他将他的著作放在艾菲斯的狄安娜神庙里,他的学说在雅典与波斯流传甚广,其怪癖行为和众说纷纭的事迹也为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而他家乡的人则多对他抱以不屑和嘲弄。赫拉克利特自视甚高,蔑视群众,很少有他看得起的思想家。因此,他常被认为无所师承,是一个愤世疾俗和离群索居的哲学家。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牛粪不是脏的东西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其实赫拉克利特就是想到水肿就是水太多了,只要烘干就可以。所以他去问医生,但是医生哪能听得懂这个哑谜?于是赫拉克利特便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他用牛粪把自己捂住,因为他认为这样能把坏掉的体液抽出体外,结果被牛粪闷死。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1)火本原说残篇37“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赫拉克利特是目前为人们所知的用宇宙这个词来代表世界秩序的第一个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本质,它是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的继承和深入的发展。(2)万物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的核心思想是“变”,“变”却是永恒不变的。(3)逻各斯说(logos)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logos),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赫拉克利特在不同的地方曾经给过它以不同的称呼,例如“一”、“神”、“心灵”、“智慧”等。正因为对于赫拉克利特重要的不是变化,而是内在于变化之中的那个更为微妙的东西。逻各斯并非形而上学所理解的那种世界统一的内在的、恒常的结构法则。事物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取消了一切差别的抽象的同一性,相反,一个看上去是单一、单纯的事物,实际上却是把对立的因素包含在自身当中,并且只是在对这种对立因素的巧妙的维持中才成其为自身的。事物就是以此方式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并且由此相互维持一种巧妙的平衡,而正是在这种巧妙的平衡中才有真实的生活世界的图像显现出来。从而,全部智慧就在于理解事物这一内在转化的幽微的机理,能够正当其时地将其识别出来。这就是智慧,这显然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智慧,它远胜过博学多知。这样,逻各斯就表现为多样性之聚集与分别,它把不同的东西聚拢在一起,但是又将它们细心地区别开来,它就是在这样一种既聚集又分别之中保持一种内在的微妙的张力。所以,可以这样说,逻各斯是一种既聚集又分别的力量,它内在地贯穿着一种灵活的尺度,而我们生活的世界便由此敞亮开来。(4)对立统一残篇75: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造成和谐,如弓与琴。在这里,聚集与分散相互贯通,既对立又统一,彼此限制,从而将各自保持在一个微妙的、不可随意逾越的度中,而正是在这样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内在的巧妙关联之中,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由此,赫拉克利特才说:“看不见的和谐胜过看得见的。”(残篇54)因为事物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意蕴就在于这种最内在的和谐之中。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一种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火变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种东西都这样变成它的对立面,因此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从这一意义来看,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这种对立,才能有世界。这一观点也反映在他对战争的态度上,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变回来,则成为后者。”三、《论自然》节选(1)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2)要是幸福仅仅在于感官的快乐,那么应当说,牛吃到草料时是最幸福的。(3)驴子会选择草料,舍弃黄金。(4)大多数人不反省自己遇见的事,哪怕因此得到教训也还是没有真正地思考它,虽然他们自以为了解了。(5)人们死后的遭遇,既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也不是人们所想像的。(6)渊博的知识并不能使人变得有智慧。不然,它早就已使赫西俄德,毕达哥拉斯以及色诺芬尼和赫卡泰奥斯变得有智慧了。(7)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驾驭万物的思想。(8)灵魂的边界你是找不出来的,哪怕你走遍每一条大道也找不到,他的根源隐藏的特别深。(9)我们走过有没有走过同一条河流。(10)时间是一个玩色子的儿童,他掌握着一切。(11)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12)海水是最清洁的,又是最不清洁的:对于鱼,它是能饮用的和有益的;对于人,他是不能饮用的和有害的。#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