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人物龙应台平凡里的盛世

平凡里的盛世

龙应台

“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龙应台

中共中央开展“五反”运动奠定朝鲜南疆北界的上甘岭战役的同年,这个可以话家常,也可以谈国事,有才情、有家国情怀的大女子,诞生在了中国台湾高雄大寮乡眷村。她是一位现代作家,曾担任台湾文化部部长。在不惑之年里,她出任了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或许在文学里每个人都是独特又孤独的,龙应台在年过半百时正式卸任了台湾文化部长,她曾说又可以“回到孤僻的山洞里”去了。大概这就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我们去读龙应台,在“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她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她温柔婉转仿若微风吹过麦田。她的杂文针砭时弊,切中民意,在海峡两岸及海外华人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初读她的《目送》,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份对那种血浓于水之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与终极关怀,感觉很自然,情真意切。后来读她的《野火集》,她笔下85年的台湾如同几年前的大陆,问题多多却鲜有人挑出来批评。在那个年代的台湾,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冲撞权威的八十年代,她以咄咄逼人的口吻写下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她是推动社会说真话的正能量。她在《大江大海》、《人在欧洲》中将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悲痛流离跃然纸上,体现出了她对社会极强的洞察力。这个人刚强、有勇气,敢于承担,她曾说:“经历过野蛮,我们不得不在乎文明,请用文明来说服我,我愿意诚恳倾听。”

而随着时间慢慢推移,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了诸多生活中有情的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让人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在我们潜心求学,备战高考的时期,龙应台的一段写给自己孩子安德烈的话在朋友圈刷屏了。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拿出来与我们共勉,让我们去更好地理解要不断努力的人生意义。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带给你快乐。”

在面对生活与家庭时,她从来不是一个笔锋犀利的杂文家,而是一个“爱孩子爱到让孩子求饶”的母亲。她与安德烈有着三十岁的年龄差,两种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他们母子两代人在三年里,又通过36封家书,产生了心灵的碰撞,彼此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母与子之间的共同努力下,重新认识了对方。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与《目送》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亲爱的安德烈》里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得几乎痛楚的信让大众觉得她非常懂得教育孩子,慈爱无比。在离婚后,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白了人世中亲情的意义: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每个人在这一生中都要扮演众多角色,但重要的不是你去扮演谁,而是你能不能成为谁。龙应台有自己的性格,不失豪气,不忘国忧,不失本分,为人母,育儿女,她是一个既伟大又平凡的人。

我在尘埃里,星辰是你,野火是你,泥土也是你。

小编有话说:

底部







































北京治白癜风价格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15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