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事件十多年之后,探访欧洲粮仓乌

王小波说:“那一年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吃,想爱,还想在这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也有人说“青春是多彩多味的,有不顾一切的拼搏,有永不退让的坚持,有心有不甘的苦涩,有向着更广阔天地一路往前跑的热血和勇气。”是啊,谁的青春不曾梦想着云和天边,哪个少年不曾向往诗和远方,成长和好奇是青春最宝贵的财富。站在20多岁尾巴上的我,也对远方充满了好奇,凭着一腔热情和对远方的渴望,我踏上了前往乌克兰旅程。

美女成灾!!!几乎是所有外国人听到乌克兰的第一反应,我也不例外。但乌克兰的历史要比我们看起来的更曲折和多难。在乌克兰这块土地上,萨尔玛提亚人来了又走了,阿尔瓦人来了又走了,十字军来了又走了,蒙古人来了又走了,沙皇来了又走了······处在腥风血雨中的乌克兰一直生活在大国的夹缝中,整个国家的命运处于风雨飘摇中,被蹂躏、被奴役、被征服似乎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的宿命。

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和外交的国家而存在于世界民族之林。乌克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市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上帝给了乌克兰肥美的土地,也给了它几个垂涎这块粮仓的“坏邻居”,欧洲列强和前老大哥俄罗斯都对它富饶的粮食垂涎三尺。

现在的乌克兰政局被分为三股力量,一是以临时政府为代表的“政府派”(又被称亲欧美派),二是“亲俄派”,三是坚持自主的“中间派”。“政府派”本来是反对派,一心想“脱亚入欧”,也赶走了亲俄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组建了亲欧临时政府,但结果却丢了克里米亚。“中间派”既不愿“入欧”也不想得罪俄罗斯,只想能自主发展。风雨飘摇中的乌克兰对许多旅行者来说,至今仍然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国度,而要理解今天的乌克兰人,就必须仔细了解它的首都基辅,一座凝聚了历史传奇和时代脉络的城市。

基辅有着“俄罗斯城市之母”之称,地处乌克兰中北部地区,坐落于第聂伯河的中游两岸,乌克兰文化便在这里形成。对于乌克兰人民而言,这座城市并不仅仅是首都这么简单。她曾经受了无数次的战乱、萧条和浴火重生,在创巨痛深中依旧坚强的走过了多年,美丽的第聂伯河流,蜿蜒曲折的流进了乌克兰人民灵魂的深处,联系着一代又一代的乌克兰人民。直到今天呈现在世人眼中的基辅,一直在独立和隐忍中散发着宁静的美。基辅全市有座图书馆、12座剧院、23座博物馆、17所高等学校,是乌克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中心。所以,逛完基辅,基本上对乌克兰的了解就比较深刻。

有人说:西方的文明就是宗教的文明。西方人祖先起源于游牧民族,因为生存条件恶劣,导致他们性情野蛮,难以教化。而在古代西方的宗教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诸如:日月星辰的运转、四季的更替、各种自然灾难,人的生、老、病、死,人生的凶、吉、祸、福,以及社会秩序,提供了一种论证,为人提供了一种总体的世界观。从而使得宗教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手段之一。西方文明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应该说宗教的教化作用功不可没。因为,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宗教具有其他社会体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宗教是任何一个社会结构中的最基本、最必须的体制。

乌克兰宗教主要有东正教、天主教、浸礼教、犹太教和马蒙教。其中,东正教是乌克兰第一大宗教,其教徒约占全国信教人数的85%。位于首都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不仅仅是乌克兰东正教信仰的灵魂,而且也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奇迹。据说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佩切涅格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之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教堂内部,保存了绘于11世纪早期、并且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镶嵌画(平方米)和湿壁画(平方米)创作群,另外还有大量十七到十八世纪的壁画残片。

“索菲亚”是希腊语“智慧”的意思。走进教堂内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教堂中间硕大的空场,很像一个高而巨大的天井,个人得渺小和建筑空间的巨大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名的敬畏从心底油然而生。周围环绕的长廊,四周围墙上伊斯兰风格的花纹、东正教十字架的象征以及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壁画随处可见,描绘得最多的是圣母、耶稣、施洗约翰等等人物。这些人物用马赛克拼绘而成,五官清晰,表情如生。遗憾的是,教堂绝对禁止拍照,嬷嬷们散落在教堂各处,眼睛紧紧盯着带相机进来的每一位游客,一旦发现有拍照意向,就会穿过人群把想要拍照的念头扼杀在摇篮里,不能将这些传世佳作记录下来甚为可惜。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只有一处允许拍照,那就是巨大的圣母玛利亚的艺术品,它是由个彩绘鸡蛋拼组而成,看上去惟妙惟肖。不过即使拍这幅作品也有嬷嬷随身跟着,以防游客趁她们不注意拍教堂内部其他作品。

索非亚的气势是庄严的,但它不凌厉。教徒和游客都可以在教堂里找到一处属于自己的庇护角落,虔诚的祈祷或者安静的冥想,任思绪在千年的尘埃中飘荡;索非亚是宽容的,你可以称颂基督的圣名,也可以赞美安拉的伟大。索非亚是多变的,肃穆而深沉、敬畏和敬仰、虔诚和诚恳,可以相得益彰的存在,令人目不暇接,即使在里面呆一整天也不会觉得厌倦。该教堂建成后,很快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现在索菲亚教堂还陈列着许多考古文物和建筑模型。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来向前方直走多米,就来到了基辅圣弥额尔金顶修道院。修道院包括大教堂、修道楼和前门楼金顶蓝墙,前门左方墙上有纪念苏联时期饥荒的资料板和纪念碑,靠近前门两边墙上绘圣人画像。圣弥额尔金顶修院的左方有座苏联式建筑物,那是乌克兰外交部。从外交部大楼左方的车路走约米,途中会见到一个求婚铜像,铜像前方就是圣安德烈教堂,圣安德烈教堂坐落于基辅的陡峭的圣安德烈山,名字也是源于这座山,它俯瞰着古老的波迪尔街区,目前是乌克兰的四大建筑地标之一,壮丽的外表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来访。

圣安德烈教堂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共有两层,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艺术品,庄严而又神圣,让人赞叹不已。教堂由一个大穹顶和5个尖塔组成,教堂的外立面由6根科林斯式圆柱作装饰,室内的窗户和门由精美而华丽的坠饰作装饰,壮观无比,引人注目。旁边遍布纪念品小摊,向下步行可到达Podil区的安德烈斜坡,安德烈斜坡是基辅城中另一个吸引人的所在。从圣安德烈教堂(StAndrewsChurch)开始的一长段斜坡在过去的岁月曾是众多俄罗斯和乌克兰文学家、艺术家聚集之地。据说列维坦、契诃夫和波烈诺夫都是这里的常客。

说道基辅著名的宗教建筑,圣弗拉基米尔主座教堂是不得不参观的一处地标性建筑。圣弗拉基米尔主座教堂是为了纪念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而建立的,它坐落在舍普琴科大道西北,紧临基辅胜利广场,是乌克兰正教会基辅牧首区的主教座堂,外墙为鹅黄色,壮观而华丽。华灯初上的夜幕十分,在昏黄灯光笼罩下的教堂,别有一番缥缈在其中。在基辅随处可见的教堂就可以知道当地人对宗教有多么的虔诚,在参观教堂内部的时候,震撼不仅仅源于精美的壁画,壮丽的建筑,每一个在祈祷时虔诚的神情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只有置身其中以后,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舍身入教。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即便在世界上最现代最世俗的国家—美国,仍然有94%-96%的人回答说自己“信仰上帝”,40%的人每周上教堂,59%的人认为宗教非常重要,90%的人感到神的爱。由此可见各传统宗教中的清规戒律对几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宗教的教义成为人们生活行为的基本指导和主要评判标准。与此同时宗教也承担整合社会价值观的重任,能约束人的行为。

历史上不论是在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的西方传统社会,还是在伊斯兰教传统社会,或是在以佛教为国教的传统社会,宗教都是其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共同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核心。而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乌克兰,一次次被侵略,一次次重建、新生,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信仰是整个种族得以延续的基础,宗教在国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可见。

贴士

一、乌克兰基辅行程建议:

Day1:基辅市中心徒步之旅—圣迈克尔广场、安德烈斜坡、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黄金之门、赫雷夏蒂克街、独立广场。

二、Day2:切尔诺贝利隔离区。

三、Day3:参观基辅沛克斯克拉修道院、二战博物馆、祖国母亲。

四、Day4:参观梅日戈尔耶-乌克兰前总统豪华庄园、参观乌克兰民族服装展厅。

更多行程建议,可以找乌克兰当地最专业、最靠谱的旅行社BEINSEDE公司来定制安排,它们是一个由专家和旅行发烧友组成的旅行团队。Beinside公司网址:WWW.BEINSIDE.UA

往返乌克兰基辅交通:建议大家乘坐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UIA)的航班,从北京(Beijing)直飞基辅(BoryspilairportinKiev),无论是从飞行时间、飞行安全以及空乘体验,乌航都会给到你惊喜。

住宿:基辅费尔蒙特大饭店(FairmontGrandHotelKyiv)——五星,能欣赏第聂伯河河岸的城市风光,宽敞豪华的酒店软硬,是推崇这家酒店最大的理由;

基辅假日酒店(HolidayInnKIEV)——四星,离大型购物广场、主要历史文化名胜很近,是这家酒店最大的卖点。

餐厅:OSTANNYABARYKADA——乌克兰最神秘的革命餐厅;

KANAPA——乌克兰最正宗的传统餐厅;

RONIN——最跨界的乌克兰日本餐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11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