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河中微乎其微的存在

年,一位日本人来到了中国的敦煌,见到了当时的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出生于广岛的他,年少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恐惧,凭借着自己的绘画,在日本美术界崭露头角后,一生致力于战争冲突地区的历史文物保护,保护着历经磨难的文化遗产。他视中国唐代玄奘为偶像,一生余次踏上丝绸之路,追随玄奘的足迹。

01

劫后余生

平山郁夫(HirayamaIkou,~),日本著名画家,原日中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他以《佛教传来》在日本美术界崭露头角,其后相继以《入涅盘幻想》、药师寺三藏院闭环《大唐西域壁画》等佛教题材的画作,成为日本最顶尖的画家之一。

年,平山郁夫出生于隶属于广岛县的生口岛,从小性格活泼,具有非凡的绘画才能。年,美国向他的家乡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枚原子弹,15岁的他所在的学校,名师生当场死亡。

“烟雾中惶惶不安的人们,血肉模糊,或断了手臂,或失去双脚。但仍在拼力挣扎着要站起来。好像在喊着什么,我什么也听不见。还遇到很多眼球冒出来、挂在腮帮子上的人。我在这惨境中继续跑。向着军需厂,不顾一切地奔跑。”

——《悠悠大河》

虽然活了下来,但平山郁夫却因遭受核辐射而患上白血病。年,平山郁夫进入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预科学习。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年,其绘画作品《家路》首次入选日本美术院“再兴第三十八回院展”。

29岁时,平山郁夫的白血球降到了常人的一半以下。此时,他唯一的心愿,就是“临死之前要画一幅令人称心的画,哪怕一幅”。或许真的是上天的启示,国际奥委会决定年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举办,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圣火将从雅典传到东京的新闻,让平山郁夫想到了为众生西行印度求法的玄奘。

于是,有了《佛教传来》这幅改变平山郁夫命运的作品。29岁,与当年玄奘踏上丝绸之路的年龄相差无几,这也许是某种机缘,画中的那个僧人,手指前方,满怀希望和使命感,像是找到人生方向的平山郁夫的写照。年,这幅作品入选“再兴第四十四回院展”,被视为平山郁夫“画家人生的开始”。

·平山郁夫《佛教传来》。?

身为广岛核爆浩劫的幸存者,悲惨的经历促使他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而此后的创作也一直以佛教及和平为主题。描绘玄奘求法之旅的作品《佛教传来》,确立了平山郁夫在日本美术界的地位,也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打开了走向佛教绘画的漫漫长路。

02

漫漫求法路

一生余次对玄奘求法之旅的不同路段进行考察体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感受玄奘那“强烈的使命感、对环境的卓越洞察力、能够与不同民族交涉的非凡魅力以及对大自然的超强顺应力”。

在年的“再兴第四十六回院展”中获得特别奖励学院奖“大观奖”,之后,平山郁夫的作品全部免除审查直接参展。

日本很早就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研究中。二战后,日本和意大利是最早进入阿富汗进行考古美术研究的国家。日本京都大学的水野清一教授在年到年共组织了7次发掘工作,主要以发掘佛教寺院和调查石窟寺为主。并且在年与法国、英国、美国学者联合策划了贝格拉姆、哈达和巴米扬等阿富汗古代文化在世界的首次巡展。日本的名古屋大学等学术调查队也对巴米扬、哈达等地区进行了研究。

年6月,平山郁夫参加东京艺术大学组织的第一次“中世纪东方遗迹学术调查团”去到土耳其卡帕多西亚进行壁画摹写。年5月,他又参加日本组织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路考古学术调查团”,足迹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一路走访陆上丝绸之路。

七十年代后,差不多每年他都会到沿着丝绸之路到中亚以及印度等地考察和写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中亚地方风情的作品,这些色彩深厚、手法独特的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宗教情怀和审美眼光。

平山郁夫在考察中,仿佛重回两千年前,目睹着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一切。沙漠中流动的除了香料、贵金属、奢侈品,还有带着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们。来自的西亚拜火教的僧侣以及佛教的高僧们抱着拯救世人的理想,进入新疆、敦煌、长安、洛阳、邺城,忍受着自然环境的恶劣,努力融入不同的当地文化,希望能够拯救众生。

·平山郁夫《月光下的巴尔米拉古城遗址之旅》。?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

而那个时代,西行的除了丝绸和蜀锦外,来自中国的求法僧们,如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以65岁近古稀之年毅然西行;如玄奘抱以“宁往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的绝然之心,栉风沐雨,求取真经。

千秋邈矣,正是这些丝路上的先行者们,纵使筚路蓝缕,亦不忘初衷,为今天再次踏上这条道路的人们指引着前方的路。

年,平山郁夫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主要负责抢救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年,平山郁夫就任东京艺术大学第6任校长。

平山郁夫对保护文物不遗余力,除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外,他为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柬埔寨的吴哥窟、伊拉克、北朝鲜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付出了大量心血。

为此,平山郁夫不仅付出了异乎寻常的精力,也从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其间,他陆续发表了大量关于佛教和丝绸之路的作品,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日本奈良药师寺玄奘三藏院的壁画。

玄奘三藏院伽蓝建成于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莅临访问,并亲书“玄奘三藏院”匾额。伽蓝中央的八角堂内供奉着法相宗鼻祖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还安奉有一尊玄奘法师译经坐像。

年12月31日,药师寺玄奘三藏院壁画落成,平山郁夫落下最后一笔,为壁画“开眼”,宣告这组持续创作近二十年的作品终告完成。

而药师寺的大唐西域壁画殿是专为安放壁画而建,大殿内绘有高2.2米,长49米的大型壁画,是平山郁夫历经三十年完成的巨作“佛教传来之路”。

在这样不断地奔波繁忙的日子里,作为一个画家,他始终没有放下画笔,走到哪里,他就画到哪里,即使是一幅速写、一张线描。他都在不停地画。

03

向往的敦煌

年,中国敦煌艺术展览会在东京日本桥的高岛屋开幕,展品是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多年来亲手临摹的敦煌壁画、彩色雕塑的复制品和敦煌的一些照片。当平山郁夫看到壁画中的“飞天”生气勃勃、栩栩如生的姿态,看到北魏时绘制的大胆而有力的一幅幅壁画时,他被感动了。

这次敦煌艺术展使他有机会和常书鸿先生见面,在平山郁夫眼中,常先生好像是送来了敦煌的香火,这香火仿佛能救他一命,指引他未来的道路,于是平山郁夫盼望去敦煌的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年9月,正在北京举办画展的平山郁夫被告知,他访问敦煌的请求被批准了。平山郁夫欣喜若狂,因为当时的中国尚未对外开放,外国人进入敦煌更是建国后没有先例的事情。

他的敦煌之梦,经历了二十个春秋之后,于年9月17日这一天,终于得以如愿。他真实地看到了鸣沙山,看到了沙丘和鸣沙山之间的溪流。山谷繁茂的白杨,一片深绿,鸣沙山山崖断面上,九层高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

那天黄昏,78岁高龄的常书鸿兴致勃勃地去月牙泉钓了一条大鱼做给平山郁夫吃,作为接待。

之后的几天,平山郁夫在常书鸿的陪同下参观莫高窟。和20年前在日本见过的临摹品相比,面对敦煌壁画的真迹,平山郁夫感受到的震撼无以伦比。他推测,7世纪的唐初,在长安画坊里绘制出来的佛造像,其副本有的被中国工匠带到了敦煌,有的被日本遣唐使带到了奈良。所以,长安两千公里以西的敦煌和两千公里以东的奈良,才有如此相似的佛教壁画存在。

他在感受到敦煌壁画的强烈魅力以及佛教文化传承的同时,也深深为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在莫高窟前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壁画临摹与研究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他决心要为敦煌做一点什么。于是,回到日本后,他开始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募集资金。

年9月,平山郁夫第一次率领东京艺术大学敦煌学术调查团前往敦煌进行访问。年,时任日本首相竹下登准备到中国访问,除了北京之外,不知道还可以访问哪里,于是平山郁夫向竹下登建议:一定要去敦煌。这一年,竹下登访问了敦煌莫高窟。

·平山郁夫向敦煌研究院捐款万美元。

在此基础上,为了募集资金,平山郁夫在日本国内成立了的“文物保护振兴财团”,并不遗余力地向日本外务省和文化厅进言保护敦煌。终于,在竹下登时代,内阁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并最终形成了援助敦煌保护的政府议案。

日本政府向敦煌无偿援助10亿日元,“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得以成立并与年建成,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陈列机构。

年,平山郁夫先生捐赠万美元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年再次将个人画展的全部收入2亿日元捐赠予敦煌研究院,成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平山郁夫先生与段文杰院长在莫高窟前留影。

同时,他还个人出资,让敦煌研究院选派青年人到日本学习文物保护、考古、美术等各类亟需的专业,从年开始,直至现今从未间断。

平山郁夫热爱敦煌艺术,他在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期间,常常率领学生到敦煌观摩学习敦煌艺术,并要求学习东洋绘画的学生必须去敦煌学习过才能毕业。

04

丝绸之路美术馆

从年开始,平山郁夫和夫人平山美知子走遍中东、阿富汗、印度和中国西域的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收藏了一万多件与丝路文化相关的文物。4年这些文物被捐赠给“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

美术馆于4年开馆,坐落在绿树密布的可瞭望八岳山和富士山的高原上,8年进行了扩建和装修,地下层扩大了展出面积,2楼设置了休息室、资料栏,努力打造了自由空间,使展馆更加充实了。

美术馆所收藏的丝绸之路文物,有西起罗马东至日本,横跨欧洲、西亚、中亚和东亚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从古代到现代的绘画、雕刻、工艺品等多件。

---平山郁夫绘画作品---

平山郁夫为寻找日本文化的源头,曾经到丝绸之路的各地进行过多次旅行、探访,留下了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众多的画作和素描。1楼展室展出的是被称为日本风景画绝作的“流水无间断”、“平成洛中洛外图”,以及平山郁夫年轻时写生的集大成“欧洲写生画卷”。2楼的展室将平山郁夫最新的连作“大丝绸之路系列”展示于一堂。

·平山郁夫丝路美术馆第二展室。

·平山郁夫丝路美术馆第六展室。

---丝绸之路收集文物---

平山郁夫及夫人从年以来,一直收集丝绸之路研途文化的美术品,近年来很多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因民族纠纷和政局不稳而面临着危机,因此,平山夫妇为了加深人们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了解、认识保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于4年捐赠出这些文物。

公元5世纪,健陀罗国势式微。公元7世纪,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半岛时,犍陀罗国已经市井空荒,成为迦毕试国的属地。至公元年,穆斯林军队掠夺健陀罗曾经的都城马图拉长达20天,毁灭了城里所有印度教、佛教庙宇和典籍。

历史总是重演,1年3月9日,塔利班炸毁了巴米扬大佛。1年3月,平山郁夫先生强烈抗议塔利班破坏巴米扬大佛,继续投身于国际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平山郁夫归还给阿富汗国立博物馆的女子像。出土于阿富汗哈达遗址

6年,当阿富汗珍宝展进入日本,平山郁夫先生生前收集的余件文物被全部归还阿富汗。现在的阿富汗喀布尔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平山郁夫归还文物陈列室,平山郁夫夫妇为保护阿富汗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平山郁夫曾说:“丝绸之路今天已是世界地图上没有的道路,然而对我来说,它却又是现实中具有的道路,是我必须走下去的道路,而且也是我走上一生也不会消失的道路,它当然也是我绘画的道路。既然如此,也是作为一个人与生相伴的命中注定的道路。”

年12月2日,平山郁夫因脑梗在东京去世,享年79岁。

05

丝路文化交流

年,“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在四川博物院展出。这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共同推出,展出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吐鲁番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的精品文物共计件(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丝路魅力。

在此之前,8年8月1日,平山郁夫的作品展在中国敦煌莫高窟正式开幕。此次主要展出的作品是平山郁夫生前为中国“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敦煌所作的绘画作品以及部分佛像收藏品。而举办这次作品展,是为纪念这位与中国敦煌有着深厚情缘的著名画家。 

8年到年,平山郁夫先生的丝路藏品系列先后在敦煌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深圳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等展出,来自17个国家的近件展品,串联起从公元前年到中世纪的漫长时光,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与丝路魅力。

在这个展览,里没有一件国宝级文物,最精致的王冠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王室皇冠,但是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一段文明历史。吉光片羽串联起来的是丝绸之路几千年的文明流传,每一件文物都是这片文明星空上闪耀的星星。一件件文物并不是单独存在,从这些展品中,可以感受到各个文明之间的互相流通和影响。

佛教造像是平山郁夫藏品中最重要和精彩的部分之一。中亚在地理上连接亚欧,成为东西方的文化走廊和商贸中转地,遍布着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其中犍陀罗地区位于巴基斯坦、印度北部,是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心和佛教世界的信仰中心之一。

多种文明的交汇融合,成就独一无二的犍陀罗艺术。犍陀罗佛教艺术则融汇希腊艺术与印度佛教,混合多元艺术表现技巧,极具立体感和写实性。在犍陀罗地区,希腊众神被吸纳进佛教世界。

平山郁夫曾在自传中写道,“亚历山大东征,以中亚为中心带来希腊文化的强烈影响,它的痕迹俯仰皆是。在佛教东渐的中亚三四世纪的遗迹中,壁画、佛像几乎都打上希腊罗马化的烙印。”

这次展出的佛传浮雕中,均出现高颧大目、体魄雄壮、头发卷曲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这些佛传浮雕都讲述着释迦牟尼传奇事迹。

健陀罗艺术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一批中西合璧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公元十世纪末,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从克什米尔地区传入吐蕃后,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览的最后,以“平山郁夫与敦煌”作结,展示数幅他在敦煌的写生作品。“敦煌使我着了迷,入了魔”,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平山郁夫数次进入敦煌考古,留下大量绘画作品,展示了敦煌艺术的灿烂,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不同文化主体开放的胸襟和创新的理念,在突破与抉择中,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们迈向理想的彼岸。”展览结语写道,这也正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生命之悠悠大河中,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微尘,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可能你没有受到上天的眷顾,不能熠熠发光,注定转瞬即逝,但在不懈的追求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我救赎,都可能让上天改变计划。”

——《悠悠大河》

他在自传中说“自己只是悠悠大河中微乎其微的存在”,但这位中日友好使者的一生,即使是大河中的一滴水,却依然在茫茫历史大河中激起一层涟漪。

延伸阅读:

关于敦煌石窟的故事——洞窟里的极乐世界

参考资料:

《悠悠大河》平山郁夫

《青金绿平山郁夫色彩与人生》纪录片

“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展览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四川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xw/7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