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zjdy/210304/8714221.html
今天点评学生的微格课的时候,有位同学讲的教学片断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在教学中这位同学讲到硅酸盐在我国的最早利用是陶瓷,而在西方最早的利用是玻璃。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I陶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尽管现在经常将陶和瓷连在一起说陶瓷,但实际上陶和瓷是有明确的区别的。陶的英文是pottery,而瓷的英文是china。两者在原料、烧制温度、硬度、釉等方面均有不同。
陶器的制造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对粘土的粘性和可塑性有了很深的认识,同时又由于长期用火的经验中对火力的控制有一定的把握,这为陶瓷的制造提供了必要条件。原始陶器(人类利用火制得的第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的出现距今一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原始陶器的出现,发挥了火的功能,不仅在制作上改变了原材料的性质,还标志着人类在与自然漫长的实践中获得了一项新的跨时代的创造。世界上各个族群均有早期陶器制品出土,无所谓发明国(可能会有文明之别,但并无国家政体)。因此,陶器的产生并非仅中国一家,几乎在同一时期,埃及及两河流域等地区也有制作和应用。公元前年时,制陶业是两河流域及地中海西岸的主要手工业,生产的黄、红及褐色的陶器,大多数有单柄或双柄。公元前年前,生产出带釉的陶轮,且使用了原始机械。这种陶轮大概后来传入了古埃及、希腊、印度和我国(也不能排除独立发明)。
II瓷器
如果说陶器没有明确的发明国,那么瓷器的发明国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中国。原始瓷器最早发现于商代中期的郑州商代遗址和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中。从陶到瓷有一个关键条件,那就是釉的发明。高温窑炉的出现则为釉的发明提供了契机。商代已经有了℃的高温窑,这种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新现象。其中之一是:古代烧窑是以柴草为燃料,烧后的草木灰在高温下偶尔与素胎相接触,在器物表面生成了一层透明的玻璃态物质。商代的陶工从这些现象中得到启发并加以利用,终于发明了高温釉。商代出现原始瓷,盛行于西周战国时期,标志着我国陶瓷生产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汉代发明了彩瓷,使用铅釉(低温釉,烧成温度在℃以下)该釉以氧化铅为助熔剂,因在铅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铁、铜、锰、钴等所引起的结果,故又有多色釉之名。
东汉末到六朝时期发明了青瓷,青瓷是使用的青釉(石灰釉),这是我国传统的瓷釉,通体浓绿颜色。
南北朝时期还发明了白瓷,一直至隋朝发展到成熟阶段,而至唐朝,就发展成为占主流的青、白两大瓷系之一(南青北白)。
白瓷与青瓷最主要区别在于原料中含铁量的多少,上等白瓷的胎和釉中的含铁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方能烧成。
我国唐宋时期的瓷器水平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比如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赞誉越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时期的柴窑(柴世宗)烧制的青瓷就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而宋徽宗曾写诗评价汝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而在对外交流上,早在唐代,我国的瓷器和茶叶、丝绸就大量地经过海上和“丝绸之路”远销国外。公元11世纪,我国造瓷技术传到了波斯,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土耳其和埃及。年传播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才开始生产瓷器。现在两河流域一带就曾出土了大量的我国唐代时期的越瓷。
唐代开始发明了青花瓷,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馆藏清乾隆粉彩鸡缸杯)
III玻璃与琉璃
一般来说,普遍认为玻璃最早是公元前年由古埃及人发明在埃及公元前千余年的墓葬中发现了许多玻璃器皿。古代玻璃都带颜色且不透明。后来制造玻璃的技术由埃及传到邻近西亚各国,在公元前又传至希腊、罗马。罗马人对制造玻璃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发明了吹管技术,生产出美丽明亮的各种用具。后来,他们还逐步掌握了借添加铁、铜、铅等金属的方法,制成了彩色玻璃。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玻璃制品是徐州北洞山汉墓出土的玻璃杯,其制造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年至年。西汉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蓝色透明平板玻璃镶嵌在长方形铜框牌饰中,成分以氧化铅和氧化钡为主,铅、钡含量分别高达33%和12%,属于中国铅钡玻璃系统。而铅钡玻璃制品实际上属于琉璃。
铅钡玻璃的烧结温度比较低,产物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也不适应巨骤冷骤热,所以更适应作装饰品而不适用于做容器。但是西方玻璃中,阳离子主要是钙和钠离子,所以称作钙钠玻璃,这种玻璃,它的烧结温度高,因此就耐高温,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用作很多化学反应的容器,因此应用广泛,对推动近代西方化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出现了无色透明的钙钠玻璃之后。所以西方在使用钙钠玻璃进行金丹之术研究的时候能够清晰地看到物质发生的颜色、状态等的变化,而我国的丹炉是不透明的,把一系列药石置于丹鼎之中,哪能看到有什么变化,要看变化也是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了,而在这些天中道士童子只知道一直烧啊烧。
还记得《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吗?“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刘兰芝耳著明月珰的明月珰,应该就是琉璃制品,亦即耳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