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探秘古希腊瑰宝系列活动之一,“戏剧·对话”讲座之《文艺复兴对希腊悲剧的视觉表现》讲座近日举办,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教师刘向娟博士为主讲嘉宾,通过一幅幅视觉作品,为大家普及知识的同时,亦带来了一次美的享受。
刘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1
文艺复兴开始呈现异教神话人物
2
文艺复兴盛期艺术中的古典神话
3
巴洛克时期的神话视觉与视觉神话
4
厄勒克特拉在文艺复兴以来艺术中的呈现及其特点
文艺复兴开始呈现异教神话人物
中世纪的欧洲人把古希腊罗马神话看成异教,异教诸神并不出现在视觉空间中。而耶稣的形象、使徒的形象、大卫形象或是亚当、夏娃的形象,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神话人物,但对欧洲人来说,尤其是对有基督教信仰的人来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是他们崇拜和信仰的神。视觉空间中只能出现这些形象。
上图中《凯尔经》的一页插画,表现的是耶稣基督及围绕在其周围的四个门徒。右下脚的福音书封面镶嵌宝石,十分精美。左下角的巴约挂毯,是绣出来,挂毯很长,画面中间是征服者威廉(约年-年9月9日),右边是他兄弟罗伯特,左边是巴约主教奥多。
整个中世纪,能表现的视觉题材十分有限的,虽然我们能看到壁画、教堂的彩绘玻璃、挂毯等这些形式,但是实际上表现的主题很有限,只能表现旧约圣经或是新约圣经出现过的一些形象,或者是表现历史上被人们认为是很出色的统治者。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那些“神”,例如雅典娜等奥林匹斯山上的那些神,是不能被表现的,是禁忌。
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哪些地方可以表现这些“神”呢?
这就和美第奇家族有关。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重要的“幕后推手”。
以上这位柯西莫美蒂奇(CosimodeMedici,年9月27日-年8月1日),是一位实现从银行家、商人到人文主义者转向的角色,他奠定了此后美蒂奇家族的赞助传统。柯西莫同时也是一位家族开创者,他的孙子洛伦佐美第奇(LorenzodeMedici)对整个文艺复兴,包括戏剧、诗歌、文学创作等提供极大的赞助,掀起了文艺复兴盛期的高潮,盛期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都和洛伦佐的资助有关。
美第奇家族对整个文艺复兴及欧洲的艺术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入了对古代诸神的视觉表现呢?
-年的费拉拉-佛罗伦萨大公会议的佛罗伦萨会期,尝试弥合东正教与基督教教会的尝试失败,柯西莫及其知识圈子却在此期间熟悉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家-普莱索,后者关于柏拉图和亚历山大时期的密教主义的讨论如此吸引佛罗伦萨有教养阶层,他们甚至称他为第二个柏拉图。年,阿尔吉罗波洛斯(JohnArgyropoulos)在佛罗伦萨发表关于希腊语言文学的演讲,费奇诺(MarsilioFicino)成了他的学生。柯西莫也听了这位学者的演讲,非常受启发,所以决定在佛罗伦萨重建柏拉图学院。柯西莫选择了菲奇诺来领导柏拉图学院的建设。菲奇诺把很多柏拉图典籍从希腊语翻译成了拉丁语,并在年出版了这些翻译。他还翻译了其他希腊化时期的一些典籍,例如密教的典籍、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一些诗歌等,他努力地综合基督教教义和柏拉图主义。从哲学角度看,他并不强调希腊神话的体系,而是把这些神祗与美的理念,与基督教教义结合。于是,在佛罗伦萨重新引入柏拉图主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柯西莫美第奇及其家族就开始赞助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些神话题材的艺术创作。在私密的个人空间,例如定制一些壁画,或者在结婚庆典上,赠送的衣箱上的嵌板画面上。于是,在这些私密空间,开始悄然出现了古希腊的神话人物。古代诸神以感性和私密的方式出现在这些空间中,也拉开和打破了中世纪对于古代神话的表现禁忌,以此为欧洲和世界带来了“新空气”,大家重新开始认识古代神话里的诸神。
上图《圣殿中的撒加利亚》湿壁画中左一是菲奇诺。他写过诗歌,以他为代表的文学创作成为了当时艺术家进行神话题材想象的依托。这幅湿壁画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作坊大师”基兰达约所绘制,壁画在佛罗伦萨的圣玛利亚教堂(SantaMariaNovella)中的托尔纳博尼礼拜堂。当时还未有“艺术家”的称呼,都称之为“Master”(译为“师傅”或“大师”)。基兰达约当时从事于绘画作坊,同时承接雕塑、彩绘玻璃、素描等工作,包括视觉和手艺方面的工作。这幅壁画描绘的是旧约圣经里的一个故事,但在画中的群众里,画上了当时一些很重要的人物。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喜欢把自己画进绘画作品里,例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亦是如此。图中这四位就是当时围绕在美第奇家族周围很重要的人文学者。
波提切利创作于年的《春》是由洛伦佐美第奇的二堂弟在结婚的时候委托创作的。
静观《春》这幅画,不从异教神话的角度看,而是从感性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高级的美,包括线条等都十分优美。这幅画包含了对人、大自然的探索和崇拜,对自然的重新的认识和敬仰,也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源泉。
下图是波提切利创作于年的《维纳斯的诞生》。表现了维纳斯从海里升起来的一刹那。
下图是韦罗基奥与达芬奇创作于年的《洗礼》,图中间是耶稣基督,身边两位小天使是达芬奇画的。
上图右边的雕塑是维纳斯的雕塑,是美第奇家族收藏的一件古罗马的复制的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作品,叫“含羞的维纳斯”,含羞的维纳斯有很多种姿势,这是其中一种叫“美第奇式的维纳斯”,呈现一种娇羞的模样。
波提切利对于图像创作的来源,除了和当时的诗人、学者们探讨,更多的是从基督教的图像、古代遗迹里,拼凑成自己对于遥远且神奇的神话世界的想象,这是他的创作途径。
下图是波提切利创作于年的《维纳斯与马尔斯》,有可能是画在衣箱嵌板上。这幅画是波提切利和诗人波利齐亚诺一起探讨商量而创作的。
下图是波提切利创作于年的《雅典娜与人马怪》。
总结
自从罗马帝国衰亡以后,神话题材逐渐消失在视觉领域之中。
美第奇家族资助之下,之前被视为异教的古代神话题材开始出现在私人宅邸之中。
波提切利是那个时代完美实现美这个理念的视觉表现的艺术家。
文艺复兴盛期艺术中的古典神话
费拉拉大公,来自德埃斯特家族的阿方索一世(Alfonso,Id‘Este)在位于费拉拉的埃斯滕泽城堡CastelloEstense城堡中有一件房间,名为“欢乐室(chamberofalabaster)。年,文艺复兴学者帮助大公选择了神话主题作为房间的装饰,这个委托包括四幅大型绘画委托给提香(之前是委托给贝里尼,年贝里尼过世),其中一幅丢失了,还有十副小的给多希。三福现存的提香作品是:《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安德里亚的酒神节》和《敬拜维纳斯》。
下图房间是复制的,并非“欢乐室”原室。
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人都画过神话题材作品,但作品不多。拉斐尔相对画的比较多,他最擅长画圣母,画女性。
下图是拉斐尔创作于年的《嘉拉提亚的凯旋》。
锡耶纳银行家阿戈斯蒂诺·奇吉是为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之一。他的家族曾经在台伯河边建造了一座小别墅,后来,法尔内塞家族收购并改名为法尔内塞别墅,比台伯河另一侧更加炫耀的法尔内塞宫殿规模要小。别墅内壁画灵感来自诗人波利齐亚诺的神话题材诗歌。希腊神话中,加拉泰亚的故事是很富有戏剧性的,但是,拉斐尔选择了她神圣化的一幕,从海中出现。这是拉斐尔创作的最后一幅壁画。拉斐尔曾说过:“我对于美的追求绝不是具体在哪个人身上,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最美的方面,我把每个人身上的这些美放在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我所要表现的美。”
下图是贝里尼与提香创作于年至年的《众神的宴饮》。这幅画先由贝里尼创作,这是他晚年时期唯一一幅神话题材的画,后因其过时,提香继续创作。
贝里尼借鉴了年代弗洛伦萨的一位著名画家巴托洛梅奥的画《海神女儿西狄斯》。
图中出现了元青花,这是第一次在欧洲的绘画里看到中国的瓷器。
对比之前表现神话的视觉作品,这幅画上呈现的人物越来越多,有一种“舞台”的感觉,并且背景越来越多,开始用背景来烘托气氛。延续了对“美”的静观,但多了些场景、渲染、空间的深度的感觉。
上图是提香创作于年的《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
上图是于年在罗马发掘的《拉奥孔群像》。
上图是提香创作的《安利阿德涅的酒神节》。
上图是提香创作的《崇拜维纳斯》。描绘的是古罗马时期4月1日维纳斯节的场景,这幅画的题材能关联起盛期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对于神话创作不一样的理解。
总结
随着佛罗伦萨的新思想与风格在意大利境内以及阿尔卑斯山南北传播,古代神话题材日益成为私人宅邸受欢迎的装饰题材。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中,每一位都是利用神话人物追求美的理念的大师。
威尼斯画派特别擅长创作神话题材,提香是其中的代表。
巴洛克时期的神话视觉与视觉神话
上图是鲁本斯创作的《敬拜维纳斯》。和提香创作的同一题材,但风格有所差异。图中画面人物十分活跃,不只表现静观,更多表现冲突、戏剧性、相互的恩怨情仇。
上图两尊都是“娇羞的维纳斯”的雕塑。
上图是贝尔尼尼创作的《阿波罗与达芙妮》,阿波罗触碰达芙妮,达芙妮变成月桂树的“一瞬间”细节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图是贝尔尼尼创作的《冥王普鲁托抢劫普西芬尼》。
雕塑中的细节,用卡拉拉的大理石表现出了肉体的感觉。
总结
从17世纪开始,神话的创作越来越抛弃静态的美的表现,而是探索冲突和矛盾,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场景衬托氛围。
贝尔尼尼的雕塑用神话中最具有情节的那一刻进行刻画,尤其是运动中的矛盾。
鲁本斯把显示题材和神话题材相结合,把场景烘托、情节刻画、理念表达完美地融为一体。
厄勒克特拉在文艺复兴以来
艺术中的呈现及其特点
上图是利博雷斯创作于年的《绑架海伦》衣箱嵌板画。
上图是杨·格萨特创作于年代的《杀死阿伽门农》彩绘玻璃盘的素描稿,是作为结婚、或孩子出生或洗礼时候的纪念盘。
上图是达芬奇创作的《勒达》,图用了达芬奇创造的空气透视,图中是勒达,右边的鹅是宙斯。
上图是皮尔特·拉斯特曼创作于年的《俄瑞斯特斯与皮拉德斯在祭坛前争吵》。
上图是卡隆创作的《献上伊菲戈涅亚》。
上图是大卫创作于年的《阿喀琉斯的愤怒》或者《伊菲戈涅亚的献祭》。
上图是大卫的学生盖兰创作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和阿伽门农》。
总结
从文艺复兴开始,在世俗生活中,古代神话的图像也成为节庆仪式或者重要纪念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相比厄勒克特拉,她的父母和姐姐的图像似乎更多。不过她的故事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多地思考女性的问题。
神话、文学、历史有时仿佛密不可分,它们永远都是艺术史的重要来源。
*以上图文内容来源于刘向娟博士讲座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
经典戏剧·上话重绎
古希腊经典悲剧
《厄勒克特拉》(Electra)
中文对白·无字幕
希腊著名导演米哈伊·马尔玛利诺斯
携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首度呈献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索福克勒斯经典剧作
故事梗概:
“我要么光荣地得救,要么光荣地死去。”
阿伽门农王死于王后克吕泰墨斯特拉和奸夫埃奎斯托斯之手,他的儿子和两位女儿气愤填膺,誓为亡父报仇。尤其是女儿厄勒克特拉,在兄弟的协助下,开启了一场摧枯拉朽的复仇之旅......
《厄勒克特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的经典剧作。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杨绍林
艺术总监:吕凉
监制:田水
制作人:黄一萍、唐诗
国际协调:黄佳代
编剧: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古希腊]
古文转译:米诺斯·沃拉纳基斯MinosVolanakis[希腊]
中文剧本翻译:罗彤
导演:米哈伊·马尔玛利诺斯MichailMarmarinos[希腊]
作曲:迪米特里斯·卡玛罗托斯DimitriosKamarotos[希腊]
舞美设计:尤尔格斯·萨普恩吉斯YorgosSapountzis[希腊]
编舞:阿纳斯塔西奥斯·卡拉哈里奥斯AnastasiosKarachalios[希腊]
中方副导演:黄芳翎
导演助理:玛丽莱娜·卡特拉尼杜MarilenaKatranidou[希腊]
中方作曲助理:张晓丹
舞美设计助理:朱雨双
灯光设计:王贝珺
服化设计助理:牛春环
道具设计:刘一平
音响设计:钱杰
媒体视觉设计:徐欣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技术设计:许金佳
舞台监督:忻舒婷、徐欣
场记:蒋儒枫
排练翻译:赵晗、方格、徐锐
主演:范祎琳、李晨涛、李传缨、张琦、陈山、麦朵、王佳宝、尤美、司琨、刘苡辰、顾鑫、刘琦、梁译棋
现场笙演奏:戴子凡
现场双管笛演奏:蔡奇呈
演出时间:年11月13日-14日19:30
演出地点:美琪大戏院(静安区江宁路66号)
演出票价:80////VIP元
剧场门售:美琪大戏院售票处(静安区江宁路66号1楼)
订票-
在线购票:sdac.t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