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pf.39.net/bdfyy/zjft/180423/6185586.html
(1)你喜欢数学吗?
当问题一抛出时,学生就兴奋了,沸腾的劲儿就好比一点水不小心跌落到滚开的油锅里一样。我等了两分钟,问有人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吗?没有人举手。看情形这个问题表面看似简单,但当着一位数学教师的面,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就有难度了。
于是我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主动,我只好点名了,可我不认识其他学生,只认识人群中的小茗同学,他是学校一名教师的孩子,平时看他也比较豪爽,大大咧咧的,于是我让人把无线话筒递给他,他慢吞吞地站了起来,对着话筒有点紧张。
我说:“你就大胆大声地说吧,只说你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不要考虑其他的。”我话音一落,小明就大声地说:“我不喜欢数学!”他话音一落,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就响了起来。好家伙,这掌声是欣赏小明同学的勇气还是欣赏他的观点?我接着问:“你为什么不喜欢它呢?”
他说:“因为数学不是数字就是符号字母,烦!”我说:“那人民币上不也是数字和符号吗?也没见什么人不喜欢它、嫌它烦啊!恐怕有人还希望数字后面的‘0’越多越好呢!”学生见我如此说,倒也给了我很热烈的掌声。
题
也许有人是真的不喜欢数学,毕竟这是偏重人文气息的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也许有人是瞎起哄,毕竟这个问题要在即将成为自己数学老师的教师面前回答,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压力的。现在有人替他们说出来了,激动是正常的。可见这级学生有点“坏”,有点活泼。我接着说:“你们知道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含义吗?数字与字母组合有多少种可能性?在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现象?下学期抽查哦。”
于是下面“哀嚎”一片。我接着说:“友情提醒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同学,进入高中以后,你要尝试着去改变对待数学的态度,尝试着多接触数学,多亲近数学老师,多问数学问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会品尝到数学带给你的喜悦。数学不只是用来考试的,其实数学渗透在我们生活及你将来工作的各个领域内。
(2)你是怎样看待数学的?
有学生说:数学就是解题,数学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数学讲逻辑推理……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成:你是怎样认识数学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最常见的途径就是课堂。在他们的数学老师的逐步引领下走进数学,能说出这几点,说明平时数学老师的课堂渗透得还是不错的。
那么数学是什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数学活动的深入探究,不同时期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很难用一个概念加以界定。数学(Mathematics)一词来自古希腊语μaθημaτικα,有学问和科学的意思。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瑰丽珍宝,也有不少数学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借一本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书籍看看,比如美国数学家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的《20世纪数学经纬》,还有王元、胡作玄倾力推荐的纪录片《数学的故事》,孙剑的《数学家的故事》等。
你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数学艰辛而又美丽的发展史,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了解到数学的过去和今天。当然,有关数学的书籍还有很多,比如吴军写的《数学之美》,从科学理性之美的视角来发现数学是如何让你学会化繁为简、如何让你跳出固有的思维不断去创新的,等等。所以,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数学。学生随着我的讲解脸上充满了好奇。
(3)你认为怎样才叫学好数学?有学生说:能解数学题、做出难的数学题、能考出高分就是学好数学。学生说错了吗?一点没错,在他们这个年纪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认为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从这话能看出他们是有追求的,是想要把数学学好的,数学成绩在高考中不也是举足轻重的吗?
也许有人不认同,认为这是应试,没有体现数学学科的素养与能力。但是,有谁见过数学素养好、数学能力高的人数学考试考不好,数学习题不会做得?所以说应试也是一种能力,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从来就排斥应试,只是不要把应试变成应试教育,那样就走了极端,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实不可取。
但是也不要谈考试就色变,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恰当的测试也是可取的,因为没有评价反馈过程的教育教学也是有缺陷的。正如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样。
因此,本着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观点,学好数学既要有短期的目标也要有长远的目标,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离开了学科素养与能力的考试既考不好,也走不远,脱离了考试的素养与能力也是苍白无力、不会被社会所认可的。
所以考试是走进学生的最直接的途径,考试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方法等层面的水平,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养、判断决策、性格特点及体力等身体素养方面的状况。我经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考试是对你综合实力的考查,不仅是对智力水平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