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变了学的没考考的没学没读过没学过

本文转自:羊城派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蒋隽图/学校提供“双减”后,有家长顾虑:高考“指挥棒”摆在那里,不给孩子补课,心里还是没底!其实,高考“指挥棒”已经变了。分还是那个分,但分数怎么来的,不一样了。今年,广东“新高考”进入第二年,面临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三新”,从考试内容、教材、到评价体系全都“换了人间”。今天起,羊城晚报特别推出《新高考“指挥棒”之变》系列报道,详解“指挥棒”哪里变了,对学生、教师、教学带来的影响与挑战。这些变化将且正在向初中、小学、家长端传导,希望能在教育焦虑中点亮一盏“灯塔”,照亮符合客观实际、顺应时代方向的教育之路。《新高考“指挥棒”之变》系列报道第一篇版面图去年,广东启动“3+1+2”新高考;年,新教材、新课标已全面启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前端的高中学校早已敏锐感受到:高考考题,变了。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广州各大高中获悉:9门学科全面转向情境化试题——文字描述情境,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条件,运用所学综合分析,灵活解决问题;“得阅读者得高考”,阅读能力弱,读不完题、读不懂题,别提解题;从以往的考知识、能力升级到考素养;不同科目拉分权重不同,语文成“拉分神器”。“新高考”清晰表明,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查,更多引导学生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自学能力,能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具备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科和文化素养。海报/蒋铮案例:去年语文考卷:仅题目就10页A4纸,作文以下都是阅读去年的广东高考语文题,作文以下全是阅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整篇试卷仅题目的阅读量就是10页A4纸、约字;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你知道吗?去年的考生,满心忐忑地打开语文试卷,扑面而来的就是健美但痛苦挣扎的拉奥孔,题目第一句就很学术:“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两个阅读材料,分别来自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读》,两位大家阐述自己对“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学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的理解。随后,3个选择题、2个问答题共19分。其中,最后一问“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顾恺之说画‘手挥五线易,目送归鸿难’,结合材料谈对此理解。”难倒大批考生,得到这题6分的考生凤毛麟角。文艺评论看得头晕?别急,下一题阅读是小说了,卞之琳的《石门阵》节选、多字,4个问题共16分。最后一问“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有几层含义?”又难倒了不少同学。以上就是去年高考语文第一大题的“现代文阅读”,35分的考题仅题目阅读量就有字。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阅读量终于小了,但更难看懂了。分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阅读两大部分。从年开始文言文加入了第14题,注重因果逻辑分析,强调的语言的建构与应用,以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成为不少学生“永远的懵”。即便是古诗词背诵,也不再是传统地给出上句填下句,而是给出情境,学生理解之后从自己的储备库中找到符合要求的诗句。例如:项羽破秦三分关中,从此有了“三秦”之说,请考生填写“三秦”的古诗词。第三大题,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两篇阅读之后答题。综观考卷,这90分不好拿:语文能力弱,读不完、读不懂题;语言敏感弱,区别不出问题考察的微妙意图;语文素养弱,答不到关键得分点。认为考试就是刷题的父母们,不妨扪心自问:你能考及格吗?这样的考题是否颠覆了你对高考的认知?去年语文高考题阅读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去年的广东高考语文题,作文以外全是阅读。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整篇试卷仅题目的阅读量就是10页A4纸、约字;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广州市执信中学语文科组长都昌其介绍,从去年语文高考来看,文学类阅读和古诗文阅读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广东高考语文平均分降了5分;全省分以上高分段考生人数明显减少。是语文题难了,还是考查导向变了?“变化不是突然的,纵观年到年三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试题注重考查在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执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廖波说。新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表示,从近几年高考语文阅读考题看,很多命题材料都并非出自教材,涉猎面广甚至选自专业性较强的论文,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历史、哲学等,给人印象是——学过的都没有考,考的都是没有学过的。其实,“没有读过”不等于“没有学过”,考的是阅读能力的迁移、方法的运用。重点是考能力,考思维,考综合分析、检索和审美等。全学科情境化试题得阅读者得高考“某学校组织‘一带一路’知识竞赛,有A,B两类问题,每位参加比赛的同学先在两类问题中选择一类并从中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若回答错误则该同学比赛结束;若回答正确则从另一类问题中再随机抽取一个问题回答,无论回答正确与否,该同学比赛结束.A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否则得0分;B类问题中的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80分,否则得0分……”晕了没?这只是去年高考数学第18题的一半题目。现在的高考题目,不是过去那种给出条件、数据,学生计算、作答的模式了,而是文字描述情境,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条件,构建模型,解决问题——情境化试题。“去年物理高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情境化试题大量出现,如选择题涉及到对耕田的犁受力分析、对车库曲杆道闸、赛龙舟的运动分析,计算题涉及到算盘算珠碰撞前后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需要学生学会物理建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广东省实验中学(简称“省实”)物理科组长吕黎洁说。“基本每一题都是情境化的问题,不是‘硬邦邦’地考一个知识点,而是摆出一个生活情境,考查学生在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广州市执信中学物理科组长李华思说。要描述情境,文字量自然不会少,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数学科组长周建锋表示,数学阅读量增大主要体现在概率统计类题目,“给出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背景、数据、图表、线索的描述等,题目就有一页A4纸,以前题目只有四五行。”多所名校学科组长表示,对于高考所有学科来说,都需要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否则学生读懂题干都成问题。因此,可说是“得阅读者得高考”。去年物理高考,情境化的试题有生活体验能解决问题要解决情境化的问题,学生必须有生活体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行了,如果没有生活经验,很难从文字当中提取出信息。“考题知识难度降了,但更强调灵活运用。如果学生不了解学的东西跟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并学以致用,就有可能答不上来。这需要学生紧密联系生活,针对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知识去提取或建立模型并去解决这个问题。”李华思表示,"新高考"试题要求学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lazx.com/xlwh/12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